1.2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A.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B.眼睛里溅进了少量酸或碱溶液,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C.不慎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大量水扑灭D.将含硫酸的废液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2.容量瓶是用来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定量仪器,其上标有: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⑥酸式或碱式这六项中的()A.②④⑥B.③⑤⑥C.①②④D.①③⑤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某稀醋酸溶液的pHB.做完银镜反应的试管可以用氨水来洗涤C.如果苯酚浓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擦洗D.为了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加入足量浓溴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分离4.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法中,不合理的是()A.用钥匙取用少量二氧化锰粉末B.向燃着的酒精灯中直接添加酒精C.实验室加热高猛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制取氨气D.实验室将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5.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蒸发操作时,不能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停止加热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由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可用酒精把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6.碘是一种易溶于酒精,苯,汽油,四氯化碳的物质,现有碘的水溶液,要从碘水中萃取出碘,下列试剂不能用作萃取剂的是()A.四氯化碳B.汽油C.酒精D.苯7.在装有浓硫酸的容器上应贴的标志是()A.B.C.D.8.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C.分液操作时,先将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全部放出,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9.读下列药品标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选项ABCD物品标签分析该试剂应装在橡胶塞的细口瓶中该药品不能与皮肤直接接触受热易分解该药品标签上还标有A.AB.BC.CD.D10.将pH试纸用蒸馏水湿润后,去测定某溶液的pH值,测得该溶液的pH值结果将会()A.偏高B.偏低C.不变D.上述三种情况均有可能二、填空题(共4题;共8分)11.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含氧酸.实验室用浓硫酸与乙二酸(H2C2O4)晶体加热,可获得CO与CO2的混合气体,再将混合气体进一步通过________(填一种试剂的名称)即可得纯净干燥的CO.12.实验室中金属钠保存在________13.某同学在气体体积测定仪中用镁和硫酸反应测定1mol氢气体积.完成下列填空:(1)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2)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塞上B瓶的玻璃塞,用橡皮塞塞紧A瓶加料口,当看到________现象时,可以确认装置气密性良好.(3)已知液体量瓶的刻度范围是110~130mL,实验时称取镁带的质量要控制在0.100~0.110g之间,目的是________.(4)完成一次测定实验,需要2次用注射器抽气,其中需要记录的是第________次抽出气体的体积.(5)下列情况会导致实验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填编号)a.镁表面的氧化膜没有除尽b.储液瓶中的液体是水c.未冷却到室温就读数d.装置气密性不好.14.误食重金属盐而引起的中毒,急救方法是________三、综合题(共2题;共8分)15.指出在使用下列仪器(已经洗涤干净)或用品时的第一步操作:(1)石蕊试纸(检验气体):________.(2)容量瓶:________.(3)酸式滴定管:________.(4)集气瓶(收集氯化氢):________16.已知A和B两支试管所盛的溶液中共含有K+、Ag+、Mg2+、Cl﹣、OH﹣、NO3﹣六种离子,向试管A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呈粉红色.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管A的溶液中所含上述离子最多共有________种.(2)若向某试管中滴入稀盐酸产生沉淀,则该试管为________(填“A”或“B”).(3)若将试管A和试管B中的溶液按一定体积比混合过滤后,得到滤液仅含一种溶质的溶液,则混合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4)若向由试管A溶液中的阳离子组成的碳酸氢盐溶液中,滴入少量Ba(OH)2溶液,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四、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6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