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2010—2011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一历史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这说明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对象是()A.先代贵族B.功臣C.王族D.少数民族首领2.关于王位世袭制的表述错误的是()A.它取代禅让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B.它是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之一C.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D.王位只能父子相传3.夏、商、周时期的重要制度不包括()A.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4.周初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贵族的政治地位C.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B.扩大西周政权的统治基础D.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5.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A.嫡长子继承制B.兄终弟及制C.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D.王位世袭制6.西周贵族集团的等级序列正确的排列是()A.周王—卿大夫—诸侯一士B.周王—大夫一士—诸侯C.周王—卿—诸侯一士D.周王—诸侯—卿大夫—士7.宗法制的主要作用是()A.保证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B.“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C.有利于宗庙的广泛建立D.协调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8.“禹铸九鼎”和“禹开九州”的古代传说主要反映了()A.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诞生C.商朝的建立D.奴隶社会的强盛9.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妻妾一般称谓妻(正配)A.三哥(20岁)B.四哥(14岁)妾一(侧室)C.大哥(25岁)妾二(侧室)D.二哥(22岁)10.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是()A.世袭制B.分封制C.君主专制D.禅让制11.《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纽带?()A.财产B.地域C.信仰D.血缘12.据说西周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其中的“封建”指的是()A.分封诸侯国B.进行封建改革C.实行宗法制D.任人唯亲1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是()A.前2070年建立的夏B.前1046年建立的西周C.前221年建立的秦D.前202年建立的西汉14.秦朝是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中央集权”的含义是()A.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实行个人独裁B.全国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必须听命于中央C.嬴政自称皇帝,在中央设三公D.皇权空前加强,实行君主专制15.下列属于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的措施有①西汉的“推恩令”②隋唐实行三省制③元朝设立中书省④宋朝设参知政事()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6.我国的监察制度确立于秦汉时期,最早发端于秦朝设置的()A.丞相B.御使大夫C.太尉D.诸卿17.我国古代的皇帝制度创建于()A.西周B.秦朝C.西汉D.东汉18.推行郡县制有利于巩固秦的统一,主要是因为这一制度()A.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B.提高了行政效率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和控制D.是秦朝首创的政治制度19.秦朝御史大夫的职责是()A.助理万机B.管理军事C.主管教育D.兼理国家监察事务20.秦朝郡县制与西周分封制相比,最主要的差别在于()A.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B.地方对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C.是否与封国制并存D.郡县长官在所辖领域内世袭统治权21.秦创立并推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所起的积极作用是()A.加剧了社会矛盾,无益于社会发展B.可以有效地防止国家分裂,有助于政局稳定C.缓解了社会矛盾,有助于长治久安D.造成君主独裁,导致政治黑暗22.下列具有监察功能的官职是()①丞相②御史大夫③通判④中书省A.①④B.①②C.②④D.②③23.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礼部24.行省制度最早设立于()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25.明太祖为加强君权而采取的最重要的一项措施是()A.废除丞相B.废除行省C.八股取士D.地方设三司26.清朝有这样一个机构,它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这一机构应该是()A.内阁B.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