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源ab理科综合化学部分练习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0mol/L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c(OH-)减小B.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但不一定存在化学键C.非金属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都具有强氧化性D.NCl3和BCl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8.今年9月爆发了“毒奶粉”事件:国家质检总局检出22个厂家69批次产品中的三聚氰胺超标。三聚氰胺为纯白色晶体,无味,低毒,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动物长期摄入会引起肾衰竭。下列关于三聚氰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奶粉中加入三聚氰胺目的是增加奶粉中的含氮量B.三分子氨基腈(H2N-CN)通过加成反应可得三聚氰胺C.三聚氰胺分子中含有氨基,氨基的电子式为HNHD.三聚氰胺分子是非极性分子9.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①CH3OH(g)+H2O(g)===CO2(g)+3H2(g);△H=+49.0kJ·mol②CH3OH(g)+O2(g)===CO2(g)+2H2(g);△H=-192.9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B.CH3OH的燃烧热为192.9kJ·molC.在相同条件下,1molCH3OH蒸气与1mol水蒸气的能量总和小于1molCO2与3molH2的能量总和D.根据②推知反应CH3OH(l)+O2(g)===CO2(g)+2H2(g)的△H<-192.9kJ·mol10.在一定条件下,将3molA和1molB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反应达到平衡时压强为原来的0.9倍。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x=1B.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则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若维持温度不变,在容积为2L的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A和1molB两种气体,平衡时B的转化率大于40%D.在相同条件下,若起始加入1.2molA、0.4molB、0.6molC和1.2molD达到平衡时,n(D)>1.2mol11.取一张用饱和NaCl溶液浸湿的蓝色石蕊试纸,两根铅笔芯作电极,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发现b电极与试纸接触处出现一个双色同心圆,内圆为白色,外圆呈浅红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接B.电解过程中,水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a极附近溶液的pH变小D.b极的电极反应式是4OH-4e===O2+2H2O12.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苯酚溶液中加入Na2CO3:C6H5OH+COC6H5O+HCOB.向沸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Fe+3H2OFe(OH)3↓+3HC.向Ba(OH)2溶液中加入过量NaHSO3溶液:2HSO+Ba+2OH===BaSO3↓+SO+2H2OD.甲醇—氧气燃料电池(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负极的电极反应式:CH3OH-6e+8OH===CO+6H2O1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醋酸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满足:c(H)=c(OH)+c(CH3COO)B.常温下,将V1mLpH=12的某强碱溶液与V2mLpH=2的某一元酸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V1与V2的关系V1≥V2C.已知01mol·L的二元酸H2A溶液的pH=40,则NaHA溶液中:cNa+=cHA+cH2A+cA2D.某氢氧化钠溶液跟醋酸溶液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则混合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间关系一定有c(CH3COO-)>c(Na+)>c(H+)>c(OH-)26.氧化还原反应中实际上包含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Cu2O-2e+2H===2Cu+H2O是一个氧化过程的反应式。FeSO4、Fe2(SO4)3、CuSO4、Na2CO3、KI中的一种物质(甲)能使上述氧化过程发生。为测定一氧化亚铜矿石中Cu2O的质量分数,某同学的实验方案是:称量ag矿石溶于足量的甲和稀H2SO4的混合液中,将反应后得到的溶液用0.0200mol/L的KMnO4溶液滴定,达到终点时消耗KMnO4溶液25.00mL。请回答下列问题:(1)矿石溶解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在滴定实验中不能选择式滴定管,理由是。(3)该矿石中Cu2O的质量分数为。(4)若排除实验仪器和操作的影响因素,你认为该方案测定结果(填“准确”、“不准确”或“不一定准确”),理由是。27.U、W、X、Y、Z都是短周期元素,已知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W、Z同主族,X原子的最外层比次外层多3个电子,W与X、Y可分别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且W与Y形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为液态,W、U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X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1)Z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2)W与Y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3)W、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