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水平主题1.(2015·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实验中学一模·41)(12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数据来源:Maddison世界经济历史统计数据库(HistoricalStatisticsoftheWorldEconomy.2010)。西欧包括30个国家,其中有希腊、古罗马/意大利、德国、法国、英国等。单位是1990Int.GK$(InternationalGeary—Khamisdollars)从图9提取两项有关历史人均GDP走势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2分)【考点】“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启蒙运动;新航路的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洲与亚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水平主题;全国卷41题【解析】结合图片,提取信息型题目,需结合所学,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角度去提取。在提取信息之前,结合图片提供的时间1500—1820可以联系世界近代史和中国近代史的内容作答;2000年以后的内容需要结合世界现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内容作答。【答案】提取信息准确,有比较变化。(4分)说明原因多角度,符合史实。(8分)示例一:1500~1820年间西欧的人均GDP呈上升趋势,并超越中国。西欧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制度逐渐确立;民主思想的发展。中国自然经济为主;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思想文化专制。示例二:2000年西欧、中国、世界GDP都出现迅速上升的趋势。欧盟的建立;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2.(2015·山东菏泽一模单科·32)(14分)GDP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的重要指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中国GDP首次被日本历史性地超过,改变了数千年来GDP弱于中国的局面。但是日本GDP领先中国的现实仅仅持续了二十几年时间就由于二战的惨败而终结,在1949年中国GDP已是日本的两倍。材料二中日两国经济在20世纪50年代初都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在此期间中国的GDP仍然领先于日本。此后,两国经济恢复和发展学习了不同的对象。最终在1961年中国GDP又被日本超过。之后差距越来越大。——以上材料均摘自许梦博《中日GDP三次赶超的历史真相》材料三中美日GDP比较(单位:10亿美元;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请回答:(1)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史实,分析材料一中“中国GDP首次被日本历史性地超过”的主要原因。(4分)(2)分析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日两国当时的学习对象。从日本角度分析“1961年中国GDP又被日本超过”的主要原因。(6分)(3)据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中日经济成功的共同因素。(4分)【考点】近代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十一届三中全会与经济体制改革;经济水平主题【解析】(1)材料一“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这一时间点是突破口,日本通过明治维新,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而中国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但中华民国名存实亡,军阀割据混战,相对而言,中国“制度落后、政局不稳”;此外,根据所学知识,自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多次发动侵华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赔款,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2)第一小问学习对象,根据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初”这一时间点,根据所学知识,可以推断日本学习美国;中国学习苏联。第二小问主要原因,结合“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原因”这一所学知识回答即可。(3)第一小问主要原因,材料三指出,中国从“1980年”起,GDP得到发展,故推断与“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有关;第二小问共同因素,结合“制度创新”、“重视教育和科技发展”、利用“和平与发展的有利国际环境”作答即可。【答案】(1)原因:制度落后,政局不稳,发展缓慢;列强侵略,大量赔款(答出两点即可,4分)(2)对象:日本学习美国;中国学习苏联(2分)原因:美国的扶植;战后的民主化改革;重视科技与教育;(答出两条即可,4分)(3)原因:改革开放(2分)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