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县实验高中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B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8小题,每小题1.5分,共57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山东省通常被称为“齐鲁大地”,这渊源于……()A.商代曾在山东建都B.西周分封的齐鲁两国统治中心都在山东省C.山东省的行政区域与齐鲁两国的封地完全一致D.商代曾经在山东省建立齐鲁两个诸侯2.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C.开始用泥制陶器事实D.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3.下列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认识,正确的是………()①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的制度②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大宗和小宗的地位是平等的③大宗和小宗关系是相对的④西周宗法制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4.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王侯。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消除这一担心,而采取的举措是()A.制定律例B.推行郡县制C.强化中央机构D.统一文字5.在阿房宫遗址出土的一块秦砖上,用小篆刻写了“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十二个字。其中“海内皆臣”这四个字最能表明秦朝()A.国家统一B.经济繁荣C.文化统一D.百姓安居6.《贾谊•治安策一》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A.削夺王国的封地B.夺去王侯爵位C.推恩令D.继承西周分封制7.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害,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据此,可以看出宋太祖采取的集权措施是()A.削弱节度使的实权B.设参知政事为副相C.设三司使管理财政D.派遣文臣任州的长官8.“依样画葫芦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是清代在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它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A.与皇帝共治国事B.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C.“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D.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9.以下关于“票拟”的表述正确的是()①随着明朝政治制度的发展,内阁大臣取得票拟权②票拟是指内阁大臣替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处理意见③票拟权的取得反映了内阁地位的提高④票拟权的取得使内阁成为最高决策机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0.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一切雅典公民皆有权参加,五百人议事会的议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材料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有()①人民主权②轮番而治③比例代表制④少数人的民主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1.“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12.之所以说《十二铜表法》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A、这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B、规定了极为严厉的债务奴隶制C、法律内容基本是习惯法的汇编D、按律量刑,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特权13.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屋大维的顾问叫苦不迭:“麻烦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因为公民包括了各族和能力上的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罗马帝国于是通过一系列司法实践,形成了()A.《十二铜表法》B.公民法C.万民法D、自然法14.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其目的在于:()A.确保王权至高无上B.保障平民的自由民主权C.确立议会主权D.保障贵族的一切特权15.“从世界历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其中“类型”主要是从哪个角度考虑()A.国体B.政体C.社会发展阶段D.阶级属性16.美国178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