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历史单元测验(1-3单元)一、单项选择题1.请你判断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氏族成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组织,氏族之间互相通婚B.氏族社会的前期为父系氏族,后期为母系氏族C.在母系氏族时期,子女往往“知其母而不知其父”D.父系氏族社会晚期,氏族内部的贫富分化加剧,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2.迄今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A.《埃及法典》B.《汉穆拉比法典》C.商朝法典D.拿破伦的《民法典》3.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为自己建造的A.陵墓B.宫殿C.博物馆D.避难所4.从发源地看,古代希腊文明与古代亚非文明的不同之处是A.以海洋为中心B.在大河流域C.远离海洋D.以城市为中心5.希腊文明的先河是A.地中海文明B.爱琴文明C.马其顿文明D.波斯文明6.古代希腊的斯巴达有一个官员曾说:“一座以人墙代替砖墙的城市就是一座巩固设防的城市。”这反映斯巴达A.交通警察多B.是个尚武的国家C.盛行足球运动D.城市中没有砖墙7.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民主政治,具有这些特征的国家是A.埃及B.巴比伦C.雅典D.斯巴达8.罗马共和国的实质是A.平民专政B.奴隶主贵族专政C.奴隶主军事独裁D.奴隶与平民联合专政9.西欧奴隶制和上古历史终结的标志是A.东罗马帝国的灭亡B.西罗马帝国的灭C.罗马帝国一分为二D.屋大维攫取政权10.七世纪中期,日本的“大化改新”主要是仿效中国哪一时期的制度A.秦朝B.汉朝C.隋唐D.宋朝11.有关伊斯兰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伊斯兰教源于亚洲西部的阿拉伯半岛B.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C.伊斯兰教最基本的经典是《圣经》D.“安拉”是伊斯兰教所信奉的宇宙唯一主宰12、1112年法国琅城起义主要的斗争目标是A.争取城市自治B.争取独立C.反教会统治D.反国王专制13.8世纪中期,罗马教会获得了意大利中部一大片地区,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是通过什获得的A.战争B.欺诈C.“.丕平献土”D.出钱购买14.对西欧城市说法不正确的是A.西罗马灭亡后,西欧城市衰亡了B.西欧城市是在教会或世俗封建主的领地上产生的C.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市民阶级形成了D.西欧城市多为政治中心,规模很大15.如果你到欧洲考察,你就会发现法兰克王国是建立在以下那个帝国的废墟上的A.西罗马B.东罗马C.希腊D.波斯帝国16、伊拉克的巴格达今天仍旧为战火所笼罩,满目疮痍。历史上,巴格达有过无比的辉煌曾与中国唐代的长安城一起并列为东西亚两大繁华大都市。它当时所属的帝国是A.罗马帝国B.拜占庭帝国C.阿拉伯帝国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7、希波战争中,雅典人以少胜多,重创波斯军的著名战例是A.马拉松战役B.温泉关战役C.温斯顿战役D.纳西比战役18、13世纪晚期,经过长途跋涉行抵中国的意大利威尼斯旅行家是A图尔泰B、马可·波罗C、列班·扫马D、利马19、造纸术正式开始西传是在A、唐朝B、宋朝C、元朝D、汉朝20、中国火药和火器技术向外传播,开始于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21、大约12世纪后期,指南针由---------之手传到欧洲的A、阿拉伯人B、印度人C、波斯人D、罗马人22、生活中常用的阿拉伯数学,最早是由古代什么人发明的A、阿拉伯人B、印度人C、波斯人D、罗马人23.指南针用于海上导航,始于中国的时期A.秦朝时期B.西汉时期C.盛唐时期D.北宋时期24.古代雅典人设置“马拉松长跑”是为了纪念哪次战争中的英雄A.特洛伊战争B.希波战争C.伯罗奔尼撒战争D.罗马的扩张战争25.生活在13世纪的意大利人如果想了解中国的历史,他选择下列哪部书作为参考最合适A.《荷马史诗》B.《三国演义》C.《马可·波罗行纪》D.《天方夜谭》二.材料解析题26、读图回答问题:(1)该图反映了哪一地区的什么制度?(2)该图最底层代表哪一阶级?(3)该图反映的主要矛盾是什么?(4)图中A能否管辖D?为什么?27、阅读下列材料:“当时帝国地跨欧亚费三洲,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促进了贸易发展,也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动。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丝绸也传入帝国。”请回答:(1)材料中的“帝国”是指哪一帝国?(2)帝国初期大致相当与中国哪一朝代?当时中国称该帝国什么名称?(3)帝国最初的2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