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氯气课时作业\s\up7(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Cl2的性质活泼,与H2混合后立即发生爆炸②实验室制取Cl2时,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多余的Cl2可以用Ca(OH)2溶液吸收③若Cl2发生泄漏,应立即向上风地区转移④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2,方法是将气体通入AgNO3溶液中⑤除去HCl气体中的Cl2,可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A.①②③B.②③④C.③D.③⑤解析:Cl2与H2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在点燃或光照的条件下能发生爆炸,①错误;Ca(OH)2的溶解度小,溶液中溶质含量少,实验室中通常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Cl2,②错误,排除A、B项;HCl气体与AgNO3溶液反应可产生AgCl沉淀,④错误;将混合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除去的是HCl气体,而不是Cl2,⑤错误,排除D项。答案:C2.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5℃时,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大B.石灰乳与Cl2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运,所以Cl2不与铁反应D.上图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解析:A项,25℃时,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小,故不正确;C项,氯气与铁在加热或潮湿的环境中易反应,而在常温和干燥的环境中不反应,不正确;D项,制备NaHCO3和NaHCO3分解的反应均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不正确。答案:B3.下列实验过程中,不会产生气体的是()解析:A项,新制氯水中的HClO见光分解生成氧气;B项,新制氯水中的H+与发酵粉中的NaHCO3反应生成CO2;C项,新制氯水中的Cl2与NaBr反应生成Br2和NaCl,没有气体产生;D项,H2O与Na2O2反应生成O2。答案:C4.(双选题)如图所示,从A处通入Cl2,关闭B阀门时,C处的红色布条上看不到明显的现象,当打开B阀后,C处红布逐渐褪色,则D瓶中装的是()A.浓硫酸B.NaOH溶液C.H2OD.饱和NaCl溶液解析:先应判断A处通入的Cl2是否带有水蒸气,根据B阀打开时,C褪色,说明A处的Cl2为潮湿的,潮湿的Cl2在B阀关闭时通过D瓶,看不到C处红色布条有明显变化,说明D瓶溶液吸收了氯气或吸收了潮湿氯气中的水蒸气,故正确答案为AB。答案:AB5.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各自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A.向氯水中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Cl2存在B.溶液呈浅黄绿色,且有强烈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C.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l-存在D.加入NaOH溶液,氯水浅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解析:氯水中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HClO分子;呈浅黄绿色的是Cl2分子;能与AgNO3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Cl-,但前提是不能加入盐酸酸化(引入了Cl-);加入NaOH溶液,NaOH与Cl2、HCl、HClO都发生反应,最终使Cl2消耗完而失去浅黄绿色。答案:B6.下列各种叙述中,正确的是()①Cl-和Cl2的性质相同②ClO-具有氧化性③Cl-比Cl多一个电子④盐酸兼有酸性、氧化性、还原性⑤Cl-具有酸性⑥Cl2的氧化性比MnO2的强⑦Cl2只有氧化性而没有还原性A.①②⑤⑥B.仅②④⑥C.仅②③④D.②③④⑥解析:Cl-比Cl多一个电子,最外层达到了8电子的稳定结构,它不具有酸性;Cl2中氯元素处于0价,是中间价态;Cl2分子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据MnO2+4HCl(浓)=====MnCl2+Cl2↑+2H2O可知:MnO2的氧化性强于Cl2,C正确。答案:C7.实验室制Cl2的反应为4HCl(浓)+MnO2=====MnCl2+Cl2↑+2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还原剂是HCl,氧化剂是MnO2B.每生成1molCl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C.每消耗1molMnO2,起还原剂作用的HCl消耗4molD.生成的Cl2中,除含有一些水蒸气外,还含有HCl杂质解析:每消耗1molMnO2起还原作用的HCl应是2mol,还有2molHCl起酸性作用,故C项错误。答案:C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久置的氯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B.欲除去Cl2中的少量HCl气体,可将此混合气体通入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C.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2和Ca(ClO)2,应密封保存D.实验室用MnO2和稀HCl加热法制取Cl2时,若有14.6gHCl参加反应,则可制得3.55gCl2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