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达标训练(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最主要是因为()A.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B.统一了度量衡C.为两汉至宋元政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D.统一了法律2.随着秦朝大一统的实现,以为核心的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处应是()A.察访推荐B.血缘关系C.皇权独尊D.相权调整3.秦朝修建咸阳,运用了天体观念。把渭河比作天体的银河“天汉”,把各座宫殿比作星座,四周有许多通道,咸阳宫居中,形成了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从咸阳的修建理念可以看出当时的政治理念是()A.皇位从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传之无穷B.借助神灵维护自己的统治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D.神化皇权,万世一统4.从下面的漫画作品中,能够显示的关于秦朝的历史信息是()①实现国家统一②确立君主专制体制③确立封建土地制度④建立三公九卿制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④5.关于以下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官职的记载,从《汉书·百官公卿表》中能够看到的句子是()A.图一:御史大夫,秦官,银印青绶,掌武事B.图一:丞相,秦官,金印紫绶,为百官之长C.图二: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D.图二:太尉,秦官,银印青绶,掌副丞相6.打破“官有封建”,从而确立起“官无封建”的制度设计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君主专制7.华东师大历史学教授王家范在论及中国历史上的“郡县”和“封建”时说:“集权和分权是极难避开的两极,相反而相成……若仅执其一端,必偏执僵硬而丧失生机活力。”据此,作者认为()A.“郡县”优于“封建”B.“郡县”和“封建”都有其合理性C.“封建”优于“郡县”D.“郡县”和“封建”的矛盾无法调和8.《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B.确定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二、非选择题(18分)9.下列是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问题。材料(1)依据图示,概括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中权力的集中方向。(6分)(2)根据所学知识,归纳中央集权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优缺点。(12分)课时达标训练(二)1.选A注意是“划时代的意义”,B、C、D三项均是侧面的意义,不符合题意,故选A项。2.选C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君主专制,君主建立国家,家国同构,建立起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官僚体制。基于以上分析可知,本题选C。3.选C“以咸阳宫为中心,形成众星拱辰的格局”。说明正确答案为C项。4.选D本题以漫画形式切入,考查分析理解能力。由“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确定①正确,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及皇帝的装束及关系,可确定②④正确。③与本题无关,排除。5.选C图一反映的是“御史大夫”一职,不掌“武事”,掌监察,A、B两项不正确。图二反映的是“太尉”掌武事,帮助皇帝管理军务,故选C。6.选C“官有封建”指的是分封制,“官无封建”指的是郡县制,故选C。7.选B结合所学和材料“若仅执其一端,必偏执僵硬而丧失生机活力”可知,郡县制和分封制都有其合理性,故B项正确。8.选B郡县制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并非是秦始皇时开始实行,排除A项;分封制是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排除C项;D项所说的是商鞅变法的重要内容,排除。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确立了一整套政治制度,使官僚政治取代了血缘政治,并影响了后世两千多年故选B。9.解析:第(1)问,观察图示内容,从箭头指向上即可概括出权力的集中方向。第(2)问,从积极、消极两个方面辩证分析出优缺点。答案:(1)地方权力向中央集中;中央权力向皇帝集中;最终皇帝掌握全国一切大权。(2)优点: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加强全国范围内的经济文化等的交流;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一般能够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发展;遇有自然灾害,可以调动全国人力和物力救灾、减灾;能够迅速增强国力等。缺点:把全国的权力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