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寿光现代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撒切尔夫人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首相,曾有媒体以“新保守主义”来形容她,认为她在位期间(1979—1990年)一连串的改革行动是要将英国带回到亚当斯密时代。下列措施中最有可能是其实施的是()A.减少政府公共开支与征税B.重要产业收归国营C.使用财政政策来调控经济D.扩大失业救济范围【答案】A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20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名师点睛】图解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四大新变化2.下表是20世纪60年代,党和政府在国民经济调整中实行精简人口的措施,这一举措()年代精简职工人数(万人)压缩城镇人口(万人)1961年79810001962年93512001963年100300A.促进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B.推动城市化进程的稳步发展C.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D.有利于缓解当时的经济困难【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可知是1960年冬,为纠正左倾错误,党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使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城乡人民生活有所改善,故答案选D。A指的是一五计划;这一措施减缓了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排除B;八字方针后左倾错误并未消除,没有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排除C。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八字方针3.1985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要求:改革浓产品统购派购制度,以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取代统购派购;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开辟多种渠道集资建路,发展运输;提高资金的融通效益;进一步扩大城乡经济交流;发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等。这一文件()A.初步打破了人民公社体制B.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市场化C.在农村确立市场经济体制D.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答案】D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4.1953年,我国开始通过农业合作化的道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78年以后,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下列对这两项政策的评述,最准确的是()A.是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B.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C.后者是对前者的全盘否定D.都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答案】D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农业合作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名师点睛】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原因内容(特点)意义土地改革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地主私有到农民私有解放生产力开辟农业发展道路农业合作化小农经济阻碍国民经济发展私有制到公有制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人民公社化“左”倾错误一大二公挫伤积极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吸取教训体制改革包产到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调动积极性农业大发展5.1962年3月,周恩来在中央财政工作会议上针对当时我国的经济形势即兴作了一幅对联,上联是“先抓吃穿用”,下联是“实现农轻重”,“当时我国的经济形势”是()A.建国初期国民经济初步恢复B.社会主义制度刚刚建立C.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造成严重危害D.红卫兵运动兴起造反运动席卷全国【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努力,即1952年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初步发展,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社会主义制度刚刚建立是在1956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目错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1961年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与材料对联信息相符,故C项正确;红卫兵运动兴起造反运动席卷全国是1966年~1976年文革时期,故D项错误。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名师点睛】人民公社化运动与“大跃进”运动的区别“大跃进”涉及生产力方面,人民公社化涉及生产关系方面。二者的不同点在于:“大跃进”的发动,反映了我党不顾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片面地扩大生产规模,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