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随堂作业——练双基一、选择题知识点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1.“1979年1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这是对台工作和两岸关系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标志着解决台湾问题的理论和实践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也揭开了两岸关系发展新的历史篇章。”这主要是因为它()A.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B.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C.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D.倡议国共两党之间进行对等谈判答案:A解析:《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及一系列政策主张,A项正确。B项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C项发生在1992年,D项出自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的《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故排除B、C、D三项。2.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并成功运用于港澳问题的解决。“一国两制”的核心是()A.国家统一后,台湾的社会制度不变B.一个中国和祖国统一C.一个国家内部实行两种社会制度D.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答案:B解析:“一国两制”的核心是一个中国和祖国统一。3.“为了尽早结束中华民族陷于分裂的不幸局面,我们建议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双方可先派人接触,充分交换意见。”这段文字应出自()A.1937年国共合作宣言B.《双十协定》C.《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D.“九二共识”答案:C解析:A项与台湾问题无关;B项是解放战争期间国共两党所签署的关于和平建国的协议,与材料无关;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建议举行国共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故本题选C项;D项是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共同达成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与材料不符。4.中共十八大报告强调:“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双方应恪守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求同存异”中“异”的本质内涵是()A.不同的民族性格B.不同的社会制度C.不同的经济水平D.不同的生活习惯答案:B解析:海峡两岸人民都属于中华民族,排除A项;材料说“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这说明“同”指的是“一国”,“异”指的是“两制”,故B项正确;虽然海峡两岸经济发展水平与生活习惯不同,但这并不是影响海峡两岸关系的主要差异,排除C、D两项。知识点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5.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赵朴初曾就新中国历史上某一重大事件作词:“澄波似镜长圆,如今正合林公语。贩毒蕃航,收向天边去。远略精思,光焰辉千古。紫荆花长伴五星旗,教重洋翘首观吾土。”这一事件应为()A.开国大典B.颁布1954年宪法C.香港回归D.澳门回归答案:C解析:“紫荆花”指的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因此这一事件为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故本题选C。6.香港、澳门的归属问题已经解决。中国政府同有关国家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主要方式或途径是()A.外交谈判B.军事威胁C.大国插手斡旋D.全民公决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和归纳等能力。中国同英国、葡萄牙通过领导人会谈、外交谈判,最终达成了协议,解决了香港和澳门问题。7.2014年12月20日,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十五周年大会上,习近平说:“此时此刻,让我们共同回忆15年前的今天。……从此,澳门回到祖国怀抱,走上了同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宽广道路。这是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开辟了澳门发展新纪元。”对“新纪元”理解错误的是()A.开创“一国两制”事业的新局面B.实现了“澳人治澳”、完全自治C.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D.澳门的发展有了新的机遇和空间答案:B解析:1999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开创了“一国两制”事业的新局面,A项理解正确;“一国两制”下实行“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而不是完全自治,B项理解错误,符合题意;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