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江西省临川二中、新余四中高三(下)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3分×16=48分)1.金属钛对体液无毒且有惰性,能与肌肉和骨骼生长在一起,因而有“生物金属”之称.下列有关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和原子中均含有22个中子B.和核外均有4个电子层C.分别由和组成的金属钛单质互称为同分异构体D.与为同一核素2.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①根据物质的导电性,将物质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③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④根据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A.向煮沸的1mol•L﹣1NaOH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B.向乙酸乙酯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振荡,分液分离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C.称取19.0gSnCl2,用100mL蒸馏水溶解,配制1.0mol•L﹣1SnCl2溶液D.用氢氧化铜粉末检测尿糖.4.室温时,两个容积相同的烧瓶中分别盛有M和N两种气体(同温同压),取下弹簧夹A,使两烧瓶内的气体接触(如图),容器内的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编号①②③④气体MH2SH2NH3NO气体NSO2Cl2HClO2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②④①③D.④①②③5.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按括号内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得到无色、碱性、澄清溶液的是()A.Fe3+、Na+、Cl﹣、S2﹣(1:2:3:1)B.K+、Cu2+、OH﹣、SO42﹣(1:1:1:1)C.NH4+、H+、I﹣、HCO3﹣(1:1:1:1)D.Na+、Al3+、Cl﹣、OH﹣(4:1:3:4)6.在浓盐酸中H3AsO3与Sn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nCl2+12Cl﹣+2H3AsO3+6H+=2As+3SnCl62﹣+6M,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①氧化剂是H3AsO3;②还原性:Cl﹣>As;③每生成1molAs,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④M为OH﹣;⑤SnCl62﹣是氧化产物.A.①③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D.只有①③7.下列是某同学对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所作的评价,其中评价合理的是()编号化学反应离子方程式评价①碳酸钙与醋酸反应CO32﹣+2CH3COOH=CO2↑+H2O+2CH3COO﹣错误,碳酸钙是弱电解质,不应写成离子形式②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错误,碱过量,应生成AlO2﹣③NaHCO3的水解HCO3﹣+H2O⇌CO32﹣+H3O+正确④等物质的量的FeBr2和Cl2反应2Fe2++2Br﹣+2Cl2=2Fe3++Br2+4Cl﹣正确A.①B.②C.③D.④8.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白色K2SO3粉末,为确定其是否被氧化及其成分,元素分析表明粉末中K和S元素的质量比为39:16,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根据元素分析结果推测该粉末为纯净物B.将粉末溶于水,加入氯化钡,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粉末是K2SO4C.将粉末加入盐酸中,产生气泡,证明原粉末是K2SO3D.将粉末溶于水,加入氯化钡和过量的盐酸,有白色沉淀和气泡生成,证明原粉末是K2SO4和K2SO3的混合物9.常温下将稀NaOH溶液与稀CH3COOH溶液混合,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A.pH>7,且c(OH﹣)>c(Na+)>c(H+)>c(CH3COO﹣)B.pH>7,且c(Na+)+c(H+)=c(OH﹣)+c(CH3COO﹣)C.pH<7,且c(CH3COO﹣)>c(H+)>c(Na+)>c(OH﹣)D.pH=7,且c(CH3COO﹣)=c(Na+)10.在密闭容器中,反应X2(g)+Y2(g)⇌2XY(g);△H<0,达到甲平衡.在仅改变某一条件后,达到乙平衡,图中对此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图I是加入适当催化剂的变化情况B.图Ⅱ是扩大容器体积的变化情况C.图Ⅲ是增大压强的变化情况D.图Ⅲ是升高温度的变化情况11.将Na2O2、HCl和Al2O3一起溶于一定量的水中,完全反应后,测得所得溶液中只含有Na+、AlO2﹣、Cl﹣(不考虑AlO2﹣的水解和H2O的电离),则Na2O2、HCl、Al2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可能是()A.2:2:1B.3:3:1C.3:4:1D.4:6:112.咖啡鞣酸具有较广泛的抗菌作用,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关于咖啡鞣酸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16H18O9B.1mol咖啡鞣酸水解时可消耗8molNaOHC.与苯环上碳直接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