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一事一议”2010年,是我镇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工作的第一年,为了保证项目工程质量,把项目做实,把好事办好,确保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取得成效。根据固政文[2010]249号和固政文[2010]250号文件规定,镇党委政府坚持民主决策、筹补结合、村民受益、注重实效、全面推进、重点投入、加强管理、阳光操作的原则,在全镇22个村(茶棚、街道未实施)实施了“一事一议”项目。全镇承担筹资人口64319人,筹资总金额128.638万元,承担筹劳劳力37073个,筹劳总个数185365个。硬化整修村组道路18条59.05公里,开挖大塘2口,整修渠道1条1公里,维修配套涵闸等水利设施5座。共投劳18.5万个工日、总投资665万元。切实改善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一、党委重视强化领导为组织实施好我镇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工作,发挥财政奖补资金导向作用,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召开党政联席办公会议达6次,就组织领导、宣传发动、确定项目、议事审批、项目建设、检查验收等有关工作进行研究。成立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项目领导小组,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任组长、镇党委宣传委员、人大副主席任副组长;成员由纪检、监察、财政、农业中心、村镇中心人员组成。下设办公室,具体抓好各环节的工作督导,做到成熟一个建设一个,成熟一批实施一批。二、宣传发动搞好培训镇党委政府强化宣传发动,召开镇村干部大会、分村组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组长会议、群众代表会议,传达学习“XX县区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工作实施方案”、“XX县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财政奖补项目管理办法”、“XX县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管理办法”。利用电视媒体、印发资料,深入农户讲解等多种方式,多渠道大力宣传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暨财政奖补政策,把政策交给群众,使政策深入人心。认真做好培训工作,重点培训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暨财政奖补政策。培训对象主要是从事一事一议监督管理工作人员和镇、村干部、群众代表。三、慎重选项制定计划镇党委政府在充分调查摸底和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的要求,因地制宜、慎重选择,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年度议事事项计划和以后年度的议事事项规划。在此基础上,引导各村选择一些群众急需的项目,严防不结合实际、劳民伤财、弄虚作假工程项目出台。坚持了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标准实施“一事一议”项目。四、确定项目议事审批镇党委政府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一监督”程序,加强督导,各村议决“一事一议”事项,由支委会提议,并经村“两委班子”商讨,拿出一事一议事项,编制一事一议方案。召开村党员大会审议,审议事项及方案经到会半数以上党员同意,并提出修正意见后张榜公布,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在此基础上,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决议形成后及时进行了张榜公告。经公示后无异议的筹资筹劳方案,镇政府在进行初审后报请了县农监部门审批。五、筹资筹劳申请奖补镇党委政府在开展筹资筹劳中,大力引导外出务工有成者为家乡献爱心、作贡献,通过给外出务工者一封信等形式,动员各村在外务工老板们捐资兴办公益事业。据统计:全镇外出老板共为各村公益事业建设项目捐资达119万元。各村都能不折不扣地执行一事一议政策,严格按照《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的筹资筹劳对象落实标准,符合减免条件的一律进行了减免。全镇没有借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之机增项加码向农民筹资筹劳,增加农民负担,也没发生因筹资筹劳引发农民负担上访事件。同时,镇党委政府及时组织各村完善资料,汇总并申报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六、全程监督抓好实施镇党委政府以打造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精品工程出发,加强监督指导,明确党政领导联系村,镇干部包村。各村精心组织,周密实施。充分发挥监督委员会的作用,对项目资金使用、工程质量实行全过程监督。确保一事一议帐目设置、资金拨付、报销凭证规范;确保实施方案和项目预、决算真实;确保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建设质量、建设工期等与项目实施方案及预决算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