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南安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3分)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A.8个中子的碳原子的核素符号:12CB.氢氧化钠的电子式:C.Cl﹣离子的结构示意图:D.CH4分子的比例模型:2.(3分)酸雨给人类带来了种种灾祸,严重地威胁着地球生命生存的生态环境,下列有关减少或者防止酸雨形成的措施中可行的是()①对燃煤进行脱硫;②对含SO2、NO2等工业废气进行无害处理后,再排放到大气中;③人工收集雷电作用所产生的氮的氧化物;④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采用清洁燃料,如天然气、甲醇等.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3.(3分)今有A、B两种原子,A原子的M层比B原子的M层少3个电子,B原子的L层电子数恰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A和B分别是()A.硅原子和钠原子B.硼原子和氢原子C.碳原子和铝原子D.氮原子和碳原子4.(3分)元素X形成的离子与钙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且X的离子半径小于S2﹣的半径,X元素为()A.AlB.PC.KD.Ar5.(3分)下列关于硅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硅是非金属元素,晶体硅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B.硅的导电性能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C.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与任何物质反应D.二氧化硅常被用来制造光导纤维6.(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B.在气态单质分子中不一定存在着共价键C.两个原子或多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化学键D.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不存在共价键7.(3分)下列A、B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其中可以组成AB2型共价化合物的是()A.19和16B.6和8C.12和8D.10和28.(3分)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A.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B.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生成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一定含有SO42﹣C.常温下,将铜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钝化D.浓硝酸在光照下变黄,证明硝酸不稳定,且产物有红棕色气体可溶于浓硝酸9.(3分)在FeCl3、Cu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待反应结束后,将剩余的固体滤出,发现固体能被磁铁吸引,则反应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A.Cu2+和Fe2+B.H+C.Fe2+D.Fe3+和Cu2+10.(3分)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K+、NH4+、SO42﹣、NO3﹣B.OH﹣、K+、NH4+、Cl﹣C.Fe3+、Cl﹣、Na+、OH﹣D.Fe2+、H+、SO32﹣、NO3﹣11.(3分)下面有关氨气的实验原理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氨气的还原性可以解释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实验B.NH3•H2O的热不稳定性可以解释实验室中可采用加热氨水的方法制取氨气C.检验铵盐的方法是将待检物取出少量放在试管中,加苛性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是否产生氨气D.氨气极易溶解于水的性质可以解释氨气的喷泉实验12.(3分)向某晶体的水溶液中加入Fe2+的溶液后,无明显变化,当滴加几滴溴水后,混合液出现血红色.那么,由此得出下列的结论错误的是()A.该晶体中一定含有SCN﹣B.Fe3+的氧化性比Br2的氧化性强C.Fe2+被Br2氧化为Fe3+D.Fe2+与SCN﹣不能形成血红色的化合物13.(3分)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陈述Ⅰ陈述ⅡASO2有漂白性SO2可使溴水褪色BSiO2有导电性SiO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C浓硫酸有强氧化性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和CODFe3+有氧化性FeCl3溶液可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铜A.AB.BC.CD.D14.(3分)下列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A.Na、Mg、Al还原性依次减弱B.I2、Br2、Cl2氧化性依次增强C.C、N、O原子半径依次增大D.P、S、Cl最高正价依次升高15.(3分)短周期元素R、T、Q、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Q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WC.原子半径:T>Q>RD.T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强碱16.(3分)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