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下限时集训(十九)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6·滨州模拟)下表为我国“一五”计划的基建投资比重分配表(%),表格中的空白处应当填写()农林水利轻工业重工业运输邮电贸易物储文教卫生城市公用其他7.66.5219.237.23.7……A.51.68B.2.0C.18.5D.9.02.《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中说,“在中国经济史上,私营企业在1956年的集体消亡是独一无二的事件。……在百年现代化历程中,这是第五次,也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导致私营企业“集体消亡”的直接因素是()A.土地改革的进行B.三大改造的完成C.“一五”计划的实施D.人民公社的建立3.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这种做法在本质上()A.标志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B.促进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C.切断了农民与市场的有机联系D.杜绝了贱买贵卖的剥削方式4.《毛泽东传(1949~1976)》中记述:“1952年夏秋之交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三个超出预期的变化:一个是国民经济任务的提前完成;另一个是工商业产值中国营产值超过了私营产值;再一个是农村中互助合作事业普遍发展起来。”对上述理解正确的是()A.加快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B.完成了对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C.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工业体系D.为制定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供依据5.中共“八大”报告指出,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国家统一市场的领导下,将有计划地组织一部分自由市场,对所有商品,将实行按质分等论价办法,不仅不会破坏国家的统一市场,相反的,将会对国家的统一市场起有益的补充作用。由此可见,这个报告()A.有效纠正了公社化运动的失误B.全面总结“一五”计划的建设经验C.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D.对苏联经济模式进行了有效反思6.(2016·宿迁质检)一位英国记者在中国某地参观后说:“这里草草建成了4个奇形怪状的鼓风炉……人们有的用筐抬矿石,有的给炉子添火……不过在我看来从炉底掏出的成品,看上去和从炉顶倒进去的原料一模一样,没有变化。”他描述的是()A.“一五”计划的成果B.“大跃进”运动的表现C.人民公社的特征D.手工业合作化产物7.如图为20世纪50年代宣传画《大豆过江》,图中的题诗为:“叶作风帆荚作船,长江飞渡若云烟;出自豆类成大器,家在东吴试验田。”它反映了()A.当时南方大豆高产丰收B.经济建设出现“左”倾错误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行D.农民生产积极性的空前高涨8.在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毛泽东曾把人民公社与巴黎公社相提并论,认为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公社,河南遂平的卫星公社是第二个公社。这两个公社的共同之处是()A.其发生和失败都具有很大的偶然性B.都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C.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实践D.反映了对未来美好理想社会的向往9.(2016·惠州模拟)打油诗“出工鹭鸶探雪,收工流星赶月,干农活李逵说苦,挣工分武松打虎”,这说明了()A.三大改造解放了农村生产力B.“大跃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人民公社化运动促进了农民觉悟的提高D.“一大二公”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0.下面材料节选自顾准1959年的日记,反映了当时()11月4日,民工队来买菜的人说,村里的红薯已经吃光了,这应该是真的。刘引芝的父亲死了。肿病——劳动过度,营养不良,缝纫室张格的哥哥嫂子几乎同时死亡,也是肿病。1959年旱灾,1960年春夏,该会有多少人死亡呢?劳动队真是天堂,徐云周的孩子在这里吃了晚早两顿稀饭,欢喜得不得了。A.对“人民公社化”运动有了客观认识B.“大跃进”取得了重大进展C.“左”倾思想影响依然比较严重D.自然灾害是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11.(2016·衡阳调研)1961年1月18日,在中共八届九中全会闭幕式上,毛泽东说:“今年不搞两本账了,就是一本账,决不要层层加码,中央是一个盘子,到省、市又是一个盘子,到地、县又是一个盘子,到群众又是一个盘子。”毛泽东的讲话()A.旨在解决农轻重的比例问题B.意味着经济体制转变的开始C.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D.消除了“左”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