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十五)(建议用时:35分钟)1.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政府为应对股市崩溃、欧洲银行业危机、全球商品需求逐步下降等情况,采取措施维持本国贸易顺差,使自身在世界范围内成了众矢之的。美国这种做法()A.属于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B.有利于缓和世界经济危机C.有利于世界经济的恢复D.直接导致了一战的爆发A[由材料美国政府“采取措施维持本国贸易顺差”可知,当时的政府采取贸易战的形式应对经济危机,属于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故选A项;贸易战的形式加剧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排除B项;贸易战加剧了世界之间经济的对抗,不利于世界经济的恢复,排除C项;贸易的保护政策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二战的爆发,排除D项。]2.20世纪30年代,西方不少国家出现了“妇女回到家庭去”“妇女的天职是教养子女”等口号。这主要是由于()A.西方国家重视教育B.经济危机增大就业压力C.西方国家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D.科技发展提高了生产力B[材料涉及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主旨是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让妇女从工作岗位上回到家庭中去,以减小社会上的就业竞争的压力,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这一时期出现的经济大危机。]3.胡佛认为“经济不景气的问题决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经济的创伤只能由经济实体的细胞——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自我治疗”。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A.坚持自由放任B.加强立法监控C.行政干预危机D.限制市场调节A[由题干材料可知,胡佛不主张用立法或行政手段解决问题,而是坚持自由放任的原则,故选A项。]4.为了尽快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20世纪30年代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有()A.统制货币、改革银行体系B.限制消费、调整供需矛盾C.鼓励垦荒、刺激农业生产D.加强合作、稳定国际汇率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中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改革银行体系,故A项正确。]5.1932年,一位纽约市的妇女给政府官员写信说:“如果政府不能通过私有产业为我提供生计,那它必须利用公共途径和办法。”这表明()A.民众要求政府干预经济B.美国政府主动干预经济C.民众要求维持自由竞争D.美国政府放弃自由主义A[根据材料“一位纽约市的妇女”要求政府“必须利用公共途径和办法”为其提供生计可知,这体现了民众要求政府干预经济,故A项符合题意。]6.“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所进行的体制创新最突出的特点是()A.实行市场经济B.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C.知识经济D.积极拓展海外市场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美国进行的体制创新是罗斯福实行的新政政策,其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政策,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故选B项。]7.有学者指出,在500余年的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扮演了一个开拓者和革命者的角色。其依据是罗斯福()A.改变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B.挽救了岌岌可危的资本主义C.放弃了资本主义的基本原则D.否定了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度A[材料“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强调其没有背离资本主义的本质;材料“开拓者和革命者”强调其措施的创新性与建设性,B项不能体现其创新性;C、D两项均认为罗斯福背离了资本主义的基本原则和资本主义制度,不符合史实;只有A项正确评价了罗斯福及其新政,故选A项。]8.凯恩斯理论中“看得见的手”指的是()A.资本家的生产B.劳动者的消费C.市场对经济的自发调节D.政府对经济的干预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凯恩斯理论的核心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选D项。]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苗枫林《世界近代史》材料二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提出《社会保险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1)材料一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有哪些?《全国工业复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