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检测(十九)从三民主义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一战后,孙中山说:“我们以为欧美的国家近来很进步,但是说到他们的新文化,还不如我们政治哲学的完全。中国有一套最有系统的政治哲学……欧洲之所以驾乎我们中国之上的,不是政治哲学,完全是物质文明。”据此可知孙中山认为应()A.发扬中国传统文化B.借鉴西方精神文明C.注重中西文化融合D.学习西方物质文明解析:选A根据题目中“我们以为欧美的国家近来很进步,但是说到他们的新文化,还不如我们政治哲学的完全”得出应该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故A项正确。2.“湖北报刊在揭露社会,批判清政府的落后、反动方面,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而对三民主义的传播,除对民族主义的反清革命宣传得较为充分以外,对民权、民生主义几乎无所论及。”这表明()A.完成民族主义的任务是主要的B.民权、民生主义不是主要的C.湖北革命党人的理论水平较低D.三民主义未得到较好贯彻解析:选D材料说的是对三民主义的宣传,“对民权、民生主义几乎无所论及”体现出三民主义未得到较好贯彻,故D项正确。3.1923年孙中山这样概述其创立“三民主义”的思想路径:“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汲取)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材料体现了三民主义()A.古为今用,洋为中用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兼容并包,思想自由D.学习西方,托古改制解析:选A材料“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体现出古为今用,“规抚(汲取)欧洲之学说事迹者”体现出洋为中用,故A项正确。4.孙中山主张普遍建立消费合作社和生产合作社,认为建立合作经济是“地方自治团体”之“要事”,是避免“商家垄断”的有效办法。还主张“累进税率,多征资本家的所得税和遗产税”。这体现孙中山()A.节制资本的思想B.深受中国共产党的影响C.关注工农的利益D.提倡建立公私合营经济解析:选A由材料内容可知孙中山主张建立合作经济以避免“商家垄断”,对资本家多征税,体现了“节制资本”的思想,故A项正确。5.(2019·承德期末)与陈独秀、胡适等人一味否定中国文化不同,李大钊明确主张中西文化调和。他指出,中西文化因地理及历史的缘故,形成了“主静”“主动”各具特色的两大区域性文化,二者互有长短,不宜妄为轩轾于其间。据此推断,李大钊的中西文化观()A.反映了其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B.认识到了中国封建制度的腐朽C.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绝对化的倾向D.重新确立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解析:选A材料反映李大钊不主张一味否定中国文化,而主张中西文化调和,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李大钊的中西文化观,非分析中国封建制度的弊端,故B项错误;新文化运动绝对化倾向是其弊端之一,李大钊个人的主张并不能改变倾向,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6.1916年胡适说:“今日欲为祖国造新文学,宜从输入欧西名著入手,使国中人士有所取法,有所观摩,然后乃有自己创造之新文学可言也。”据此,胡适认为“造新文学”的关键在于()A.遵循西方经典著作的创作模式B.打破中国传统文学的基本框架C.传承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的优势D.借鉴西方经典著作的创作优势解析:选D胡适认为“造新文学”不仅要遵循西方经典著作的创作模式,还要有所创新,故A项错误;B、C两项材料均未涉及,排除;胡适认为“造新文学”的关键在于借鉴西方经典著作的创作优势,故D项正确。7.1919年12月,胡适说:“现在有许多人自己不懂得国粹是什么东西,却偏要高谈‘保存国粹’。”他认为中国过去的一切都可以称为“国故”,而“国故”包括了国粹与国渣,“若要知道什么是国粹,什么是国渣,先须要用批判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去做一番整理国故的功夫”。这表明胡适()A.希望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B.对新文化运动的理念有所怀疑C.赞扬了五四运动的民族精神D.存在“全盘西化”的思想倾向解析:选A用批判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去整理国故,是一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精神体现,这有利于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故A项正确。8.白话文原来是一种民间文学,被认为“不登大雅之堂”,不是正式文体。然而,20世纪初期,它却在中国流行开来。这主要是因为()A.政府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