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3课“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课时作业人民版必修1学业达标一、选择题1.香港回归祖国的伟大历史意义是(C)①洗刷了历史留下的民族耻辱②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③实现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④提高了中国政府的国际威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由所学可知,①②③④都是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②③虽然教材没有直接表述,但通过所学知识可判断出来。2.下面旗帜有从属关系的是(C)A.①与②B.①②与③④C.①②与③D.①④与③【解析】香港和澳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三者之间有从属关系。3.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就以下两幅图片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B)A.见证了澳门地区历史的沧桑与新生B.都是澳门地区“一国两制”的表现C.是澳门由殖民走向高度自治的历史见证D.是中国从屈辱走向强盛的有力注解【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能力。由图一到图二正是由沧桑到新生、殖民到自治、屈辱到强盛的转变。其中图一不是“一国两制”的表现,那是葡萄牙统治的象征,不是“一国两制”体现。所以选B。4.胡锦涛同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的民革、台盟、台联委员坐谈时,他指出海峡两岸“什么问题都可以谈,谈判地位平等,议题开放”。“什么问题都可以谈”的前提和基础是(B)A.“一个民族,两种制度”B.一个中国原则C.“放弃台独,两个中国”D.“一个民族,两个政府”【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台湾问题的政策的理解。2000年以后,中共对台湾在政策上作出了很大的让步,但根本的一条没变,那就是一个中国的原则。5.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相同点不包括(C)A.事关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大业B.都适用于“一国两制”C.都要与外国政府谈判D.都牵涉到外国势力【解析】本题学生易误选D,主要是没有正确认识台湾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实质。港、澳、台问题都事关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大业,都可以用“一国两制”来妥善解决。但它们之间又是有区别的。香港、澳门分别是由英、葡强占,出于和平收回的考虑,中国政府分别与英、葡两国谈判达成协议。台湾问题虽有美国势力干涉,但本质上是中国内战遗留问题,是内政,由两岸人民自己解决,不需要与外国政府谈判解决。6.2005年5月以来,台湾地区国民党、新党的领导人相继访问大陆,两岸关系出现了和煦的春风,统一祖国成为大势所趋。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A.祖国统一符合中华民族最高利益B.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C.“一国两制”已成为两岸各界共识D.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解析】祖国统一大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大势所趋,应从海峡两岸人民和大陆两方面考虑,B、D只兼顾一方,而C是政策性原因,且不符合实际情况,故选A。二、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香港沦陷,开始了3年零8个月的日期。1942年10月中英谈判中,国民政府要求终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收回新界,遭到英方拒绝。在1943年11月开罗会议上,丘吉尔公开反对在亚洲及中国实行《大西洋宪章》,并声称要让英国国旗在香港上空高高飘扬,他说:“我们也有我们的传统……我就要坚持这些传统和维护大英帝国。”材料二1997年6月30日23时59分,英国国旗在英国国歌乐曲中缓缓降落。7月1日零点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响起,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区区旗一起徐徐升起。这是中华民族长久期盼的瞬间,这是永载史册的时刻。请回答:(1)材料一中中国政府提出了什么要求?结果如何?丘吉尔所谓的“传统”的真实含义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的问题是什么?解决问题的方针是什么?(3)从国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不同结果中,你能得出哪些启示或结论?【答案】(1)要求:二战期间,国民政府要求收回“新界”,但不是全部香港地区。结果:由于英方拒绝而失败。含义:丘吉尔所谓的“传统”,不过是侵略扩张和炮舰政策。(2)问题:中国政府通过谈判收回了香港地区的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方针: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3)国民政府软弱无能,无法收回香港“新界”地区;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