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专练1.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中国守军在此与日军激战长达三个月之久。这场战役是()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武汉会战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时间为“1937年8月13日”,地点在上海,反映的是淞沪会战,故选A项。2.在一次会战中,八路军某部取得了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这次会战是()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枣宜会战答案B解析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平型关大捷是太原会战的一部分,故选B项。3.下图是一位学生在学习某战役时制作的学习卡片,卡片横线空白处应填写的是()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百团大战D.徐州会战答案C解析从材料的时间和数据可以看出,这是指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之下发动的百团大战,C项正确。4.1941年,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发展到顶点,下令进攻南方新四军,制造了“亲者痛,仇者快”的()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B.皖南事变C.七一五反革命政变D.西安事变答案B解析根据“1941年”“进攻南方新四军”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是皖南事变,故选B项。5.下面是漫画家王贞创作于抗战时期的漫画《在泥沼中越陷越深》。该漫画()A.揭露了日寇的侵华罪行B.表达了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C.唤起了民众抗日积极性D.讴歌了军民抗战的爱国精神答案B解析“在泥沼中越陷越深”反映了日本侵略者陷入泥沼而灭亡,表达了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故B项正确;漫画并未涉及日寇的侵华罪行,故A项排除;漫画主旨并不是唤起民众抗日积极性,而是说明日军必亡、抗战必胜,故C项排除;漫画材料并没有讴歌军民抗战的爱国精神,故D项排除。6.1942年2月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与日军浴血奋战,成功解救出被围英军。这说明()A.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已经超越英国B.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力量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军由守转攻D.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全民族的抗战答案B解析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体现出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贡献,是国际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故B项正确;中国国际地位没有超越英国,A项错误;1942年2月,盟军还没有由守转攻,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国外作战而不是强调在中国境内的抗战,故D项错误。7.这次会议为夺取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这次会议召开于()A.民国13年B.民国24年C.民国34年D.民国38年答案C解析这次会议是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按照民国纪年换算是民国34年,故选C项。8.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A.国共两党合作抗日B.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支持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D.海外华侨的帮助答案C解析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即全民族抗战,故选C项;国共两党合作抗日、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支持和海外华侨的帮助都是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故排除A、B、D三项。9.1945年9月毛泽东为重庆《新华日报》题词:“庆祝抗战胜利,中华民族解放万岁。”对“中华民族解放”理解正确的是()A.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B.结束了列强占领中国领土的历史C.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空前团结D.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抗击侵略的完全胜利答案D解析1945年9月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尚未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故A项错误;1945年9月香港、澳门仍被列强所占据,故B项错误;“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空前团结”与题意“中华民族解放”不符,故C项错误;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抗击侵略的完全胜利,故D项正确。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的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材料二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1945年9月5日)(1)根据材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