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检测四对应学生用书P07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以下是某同学做的历史课堂笔记,该笔记的主题应是()措施目的废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皇帝独揽大权设内阁制度协助皇帝决策设特务机构严密控制臣民、法外行事…………A.明太祖加强皇权B.明朝的君相关系C.明成祖加强皇权D.明朝的君主专制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废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制度”“设特务机构”可知,是明朝为加强君主专制而采取的措施,故选D项。明朝内阁制度在明成祖时才正式确立,而废除宰相制度、设立特务机构则始于明太祖时期,A、C两项表述片面,排除;设立特务机构与君相关系无关,建立内阁制度则意味着已废除丞相,排除B项。2.(2017·天津高考)“早在明末清初,诸先贤就曾将传统时代一切政治体制的弊病悉归之于‘一家一姓’的君主专制……但若认定传统政治制度仅仅是因君主‘私天下’而造就一切,君主制能维持两千余年就成为不可理解的‘哑谜’。事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这段论述意在强调()A.君主专制存在诸多弊病B.君主专制制度根深蒂固C.君主制长期存在的原因无法解释D.君主制的存在有其特定历史条件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可知,材料旨在强调君主制的存在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故D项正确。A、B两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虽然君主制长期存在的原因极其复杂,但并非无法理解,C项错误。3.(2014·全国卷Ⅱ)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A.皇权渐趋衰弱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明朝内阁是内侍机构,属于皇帝增设的体制外机构,用以加强皇权,明朝中后期内阁首辅能够操纵体制内机构,则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体现,故B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表明内阁首辅操纵朝政而非取代六部,C项错误;虽然内阁首辅操纵朝政,但是其权力源于皇帝,不能理解为首辅权力失控,D项错误。4.(2016·全国卷Ⅰ)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明朝对地方三司的管理从六部直接管理演变为由巡抚管理,巡抚总括地方三司减少了地方处理事务的环节,这有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B项正确。派遣巡抚管理地方说明中央对地方管理加强,客观上会加剧中央与地方的对立,A、D两项错误;C项与材料不符,排除。5.(2018·全国卷Ⅰ)右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答案B解析图中的动物是长颈鹿,而明朝君臣则认为这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麒麟在中国传统中被视为祥瑞之物,这说明明朝君臣用传统文化解读朝贡贸易的贡品,故B项正确。图画仍属于传统的绘画类型,故A项错误;明朝初年,东南沿海倭患严重,政府下令实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故C项错误;明朝君臣用中国传统文化解读外国贡品,体现的依然是“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故D项错误。6.明朝实行海禁,滨海人民“生路”被断。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东南沿海一带出现颇有实力的海寇、海商集团,走私贸易兴盛,“海禁愈严,贼伙愈盛”。有识之士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这表明()A.严厉禁止海外贸易导致海盗猖獗B.滨海地区农业生产破坏,人民失业C.新航路开辟促进东南沿海贸易发展D.俺答汗扩大互市,恢复边境的和平答案A解析明朝初年,实行海禁政策,导致沿海地区人民从事海外贸易受到限制,加上倭寇的侵扰,沿海的海盗活动频繁,故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