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2018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平时作业1、下列描述的现象中,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天冷时,人们通过相互搓手让手发热B.冬天,用热水泡脚变得暖和C.将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发热D.钻木取火2、为了更好的推进习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我国计划发射十八颗通信卫星,为眼线国家提供服务.下列关于人造卫星说法中,正确的是()A.卫星运动到近地点时,动能最大,重力势能最小,机械能最小B.卫星运动到远地点时,动能最大,重力势能最小C.卫星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卫星由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3.两个相同的烧杯装有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食用油,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它们加热相同的时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吸收的热量多B.水上升的温度较高C.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D.它们上升的温度相同4、(2017•宜昌)小明同学用40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100N的书箱在水平地面上前进了2m,松开手后,书箱仍向前滑行了lm,整个过程中小明做功J,书箱的重力做功J.5、(1)利用图甲中的定滑轮和动滑轮绕制滑轮组,要求能够既省力又能改变用力的方向.(2)如图乙,在C点作出使杠杆在如图位置平衡时的最小力(O为支点).(3)动滑轮其实就是一个变形的杠杆,请在图丙中标出它的支点O,并画出F的力臂L.6.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将钢球从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钢球摆到竖直位置时,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将木块撞了出一段距离。(1)本实验使钢球获得动能的操作方法是,钢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观察来判断的。(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他们让质量不同的钢球从相同高度摆下,使钢球到过竖直位置甲乙丙的相同,从而探究动能与关系。(3)在第3次实验中,木块被撞后滑出木板,需要重做第3次实验,甲同学建议换一个较大的木块,乙同学建议换用同样较长的木板,丙同学建议降低钢球下摆的高度。你认为应当采用的建议。(4)由上述实验数据和现象可得出结论:。7、(2017•南京)如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装置,取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易拉罐中,用相同的装置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1)实验中,可以通过_________来比较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当它们升高相同温度时,(选填“甲”或“乙”,下同)液体需要吸收的热量更多;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液体升温更高.(3)若在这两种液体中选择一种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液体冷却效果更好.8.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嫦娥奔月我国“嫦娥二号”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发射成功,约5天后进入如图所示的环月轨道.它的质量为2.3t,与“嫦娥一号”相同;它环月的平均高度为100km,较“嫦娥一号”200km的环月高度离月球更近,更宜于对月球的精细测绘.2013年年底,“嫦娥三号”卫星携带“中华牌”月球车登月探测.已经探明,月球上无水,无大气.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只有地球表面重力的1/6.月球昼夜间隔大约相当于地球上的14天.也就是说,登上月球的月球车,最多可以连续工作14天,进入月夜以后,它由于无法通过光能发电,进入休眠状态.14天后,又能自动醒来.月球表面白昼时温度高达150℃,黑夜时低至﹣180℃.“嫦娥三号”在登录月球时将使用软着陆方式,采用边降落边用发动机反推,以减缓降落速度.在大约距离月球15公里时,反推发动机就要点火工作,到离月球100米时,卫星将暂时处于悬停状态,此时它已不受地球上工程人员的控制,因卫星上携带的着陆器具有很高智能,它会自动选择一块平整的地方降落,并在离月球表面4米的时候关闭推进器,卫星呈自由落体降落,确保软着陆成功.(1)“嫦娥二号”的月球重力势能最小的位置是.(选填“近月点”或“远月点”)(2)当“嫦娥二号”从远月点向近月点运动时,它的动能将(变大/变小/不变).(3)白昼时月球车内能(大于、等于、小于)黑夜时月球车内能。(4)对于“嫦娥”卫星登月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推发动机能使“嫦娥三号”悬停于100米处空中,利用的是卫星具有惯性B.相对月球,“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