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一、选择题1.(2019·山东泰安模拟)布雷顿森林会议期间,美苏等国围绕基金配额、黄金配额、银行配额等问题展开博弈。在美国的支持下,苏联正式跻身国际金融体系四强之列;苏联同时承认了美国在战后国际金融秩序中的领导地位。这表明()A.苏联有意加入市场经济国家行列B.美国全球霸权的实现离不开苏联的配合C.美苏都不能无视对方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D.美苏在政治、经济上一直处于对抗状态【答案】C【解析】苏联承认美国在战后国际金融秩序中的领导地位,同时在美国的支持下,苏联跻身国际金融体系四强之列,说明美苏都不能无视对方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故C项正确。2.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提出:“消除贸易壁垒,以重启国家间农产品和工业品的流动。”这一外交目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得以实现的关键是()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B.关贸总协定的建立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D.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答案】B3.(2019·广东东莞月考)下面为“1948-1970年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示意图”,图中年均增长率的变化主要得益于()A.世界经济朝制度化和体系化发展B.世界各国普遍消除关税贸易壁垒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动D.互联网发展推动网络交易兴起【答案】A【解析】“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建立,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故A项正确。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主要是对本国经济的影响,与国际贸易总额增长关系不大,排除C项;这一时期网络交易还没有发展起来,排除D项。4.美国的怀特计划的核心是“黄金规则”,即“谁有黄金,谁来制定合作规则”。英国主张建立“国际清算联盟”,根据战前3年的进出口贸易值来决定各国的份额。两者主张反映的实质是()A.英国战后经济实力衰退B.美元要获得与英镑同等的地位C.美国确立了固定汇率制D.英美争夺国际货币体系主导权【答案】D5.1945年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重要事项都需成员投票决定,投票权的大小与成员认购的股本成正比。而1995年的《世贸组织协定》则将“协商一致”作为主要的决策方式,投票表决只是辅助方式。这一变化反映了()A.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B.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正走向衰落C.国际关系民主化成为各国共识D.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答案】D【解析】从国际组织投票权的变化可知,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促使世贸组织将“协商一致”作为主要的决策方式,投票表决只是辅助方式,故D项正确;国际经济新秩序并没有确立,故A项错误;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依然强大,故B项错误;材料论述的不是国际关系民主化成为各国共识,故C项错误。6.2014年,中美欧经济学家学术交流会特设置议题“布雷顿森林体系七十年”,指出其遗产:一是各国都认同应避免“以邻为壑”的竞争性贬值;二是应开展多边合作,体现了国际经济关系的民主化;三是要使国际储备货币的发行和国际收支的调节从属于一种有约束力的规则。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A.至今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B.彻底避免国与国的货币贬值C.有利于国际合作和稳定经济秩序D.实现了美国独霸世界的意图【答案】C7.(2019·广东广州综测)1973年10月,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全球石油交易必须以美元结算。而在此之前,全球石油交易可以用各种国际流通货币结算。这一变化()A.导致美国经济出现“滞胀”危机B.说明美元仍旧维持霸权地位C.促进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D.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得以维系【答案】B【解析】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崩溃,但是石油输出国组织还是宣布全球石油交易必须以美元结算,可知美元仍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霸主地位,故B项正确,C、D两项错误。A项与材料无关,排除。8.与近代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之处是()A.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B.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C.实现了自由贸易D.欧美与其他地区差距悬殊【答案】B【解析】“二战”前,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下,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设置关税壁垒以保护本国经济利益,从而加剧了各国间的矛盾与摩擦;“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