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过关检测(二)中国近代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1840~1842年,天朝大国被英国一支数千人的海军舰队接连挫败。中国的落后和西方的先进最终在战场上见了分晓。”该材料描述的战争()A.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落后B.使中国丧失了整个香港领土C.结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D.使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社会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时间“1840~1842年”可知材料描述的是鸦片战争,其根本原因在于英国欲夺取市场和原料,A项错误;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的是香港岛,香港还包括九龙半岛和新界等地区,B项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及附件、《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等,故C项正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陷入半殖民地社会,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D项错误。2.太平天国运动——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全盛时期曾经占据了中国的半壁江山。但在哪一事件后由盛转衰()A.定都天京B.金田起义C.天京事变D.攻占武昌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在天京事变后由盛转衰,故选C项。3.1861年,法国作家雨果说:“抢劫已成为一种日常行为,小至小资家庭的钱匣,大至富丽堂皇的圆明园,直到被塞满的裤子不堪重负,坠至脚踝处。”英法联军的这一掠夺行为出现在()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答案B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大肆抢劫,并火烧圆明园。故选B项。4.某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先后输入了“李鸿章”“自强”“求富”“江南制造总局”等关键词。由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答案A解析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代表,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企业,故A项正确。5.牢记历史,勿忘国耻。下图所示为某历史学习小组制作的中国近代史知识卡片,其内容出自()A.《瑷珲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天津条约》答案C解析割让台湾、开放苏杭等地是《马关条约》的内容,故选C项。6.在中国被日本打败、举国同仇敌忾之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冒着千夫所指、身败名裂的风险,冷静地提醒人们要看到敌人的长处,进而提出向仇敌学习。他们的意图是()A.吸取经验进行革命B.仿效日本变法强国C.维新变法推翻清朝D.学习西方抵御侵略答案B解析维新派主张改良,反对革命,故A、C两项错误;康梁主张学习日本君主立宪制,故B项正确;D项与材料“向仇敌学习”不符,排除。7.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运动()①首先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②其核心主张是兴民权,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③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参与国家政权的开始④使中国近代化历程深入到政治领域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运动,它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故①正确;维新派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故②错误;戊戌变法是民族资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历史舞台,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参与国家政权的开始,故③正确;维新派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使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已从器物上升到制度,故④正确。故选A项。8.近代史上,“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曾被作为清政府的“义务”写进条约,严重侵犯了中国人民的正当权利和自由。这一规定出自()A.《黄埔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二十一条”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规定,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与《辛丑条约》内容相符,故选C项。9.孙中山曾欣喜地说:“吾党无论由何省下手,一得立足之地,则各省望风归向矣。”下列20世纪前半期发生的事件,最能验证这一说法的是()A.黄花岗起义B.四川保路运动C.武昌起义D.北伐战争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吾党无论由何省下手,一得立足之地,则各省望风归向矣”“20世纪前半期发生的事件”并结合所学可知,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并取得成功,各省纷纷响应,宣布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故C项正确。黄花岗起义最终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