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自我小测人民版必修2一、选择题11958年,如果中苏两国官员就当年的农业建设交流经验教训,其主要话题可能是()①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②苏联的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③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④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2010江苏南通高三二模,17)下表是《1951~1965年苏联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工业产值增长速度表(%)》。我们从中可以得到的最准确信息是…()年份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工业产值1951~195510.811.313.11956~19609.19.010.41961~19658.56.68.6A.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B.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C.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D.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缓慢3下列有关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当时苏联政治上最大的事件B.引起了苏联和整个世界的震惊C.把错误归罪于斯大林个人品质D.找到个人崇拜产生的真正根源4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A.打开了苏联改革的闸门B.改变了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C.改革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D.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51970年,苏联工业利润总额从1965年的225亿卢布提高到560亿卢布,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也随之提高。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企业取得独立自主地位B.“加速发展战略”的实施C.“新经济体制”广泛推行D.斯大林体制最终被废弃6(2010北京高考文综,22)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B.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D.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7(2010山东临沂高三一模,30)《全球通史》写道:“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在(20世纪)80年代的居世界第十八位。”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斯大林体制的弊端B.工业化运动的开展C.农业集体化的进行D.西方国家极力封锁8戈尔巴乔夫曾用斯大林模式概括整个苏联70年的历史,并认为“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正在为自由的人们的公民社会所取代”。这说明戈尔巴乔夫…()A.消除了与西方国家的矛盾B.否定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C.缓和了苏联国内社会矛盾D.促进了苏联经济体制改革9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一位院士痛切地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A.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B.苏联政局动荡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1020世纪50~90年代,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相同点是()A.没有突破僵化的斯大林体制B.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C.没有彻底改变国民经济状况D.直接导致苏联日益走向解体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历史图片:请完成:(1)图1、图2所示人物进行改革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两次改革最终失败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图3和图4共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这是否意味着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的失败?为什么?(3)综合上述问题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社会主义运动的认识与理解。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20世纪八九十年代苏联国民生产增长率统计表年份1981~1985年1986~1988年1989年1990年国民生产增长率3.2%2.8%2.4%-4%材料二(戈尔巴乔夫政府)在制定改革政策方面存在三个严重问题:第一,仍然以优先发展重工业和机器制造业为主的“加速发展战略”是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战略,已不符合时代潮流,现代经济结构已由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发展……第二,对经济改革的目的是解决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认识不足,没有扭转结构失衡和农、轻、重比例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