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县2006-2007学年秋期八年级生物期末考试试卷学校班级姓名考号题号一二三四五卷面分总分总分人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请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入下面的表格中,35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题号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1.“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下列不是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外形特点的是A.全身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B.全身被毛C.前肢变成翼,生有大型正羽D.身体呈流线型2.在探究活动中有时可采用模拟实验,下列关于模拟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可以解决不便用直接实验方法解决的难题B.可提高效率节约资源,资金和时间C.一般情况下,模拟程度越高,实验效果越好D.通过模拟实验的结果大多不可靠3.当电鳗捕到猎物时,会以极高的频率放电,同种电鳗闻讯而来,它交流信息的“语言”是A.动作B.电流C.声音D.气味4.在农业生产上,人们利用在田间喷洒一定量的性外激素,达到控制蛾、蝶类害虫数量的目的,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干扰了害虫的雌雄个体间的得分评分人A.通讯B.摄食C.运动D.产卵5.下列各项与家鸽气囊功能无关的是A.辅助肺进行双重呼吸B.能进行气体交换C.调节身体密度D.能散热降温6.动物通过不断学习获得新的行为,以适应多变的环境,下列属于动物学习行为的是A.失去雏鸟的红雀喂金鱼B.母鸡孵卵C.黑猩猩用树枝钓取食物D.蜘蛛结网7.细菌和真菌的培养通常包括以下步骤,请选择正确的排列顺序配制培养基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接种高温灭菌A.B.C.D.8.青霉和曲霉在形态上的共同点是A.长有孢子的菌丝顶端呈扫帚状B.长有孢子的菌丝顶端呈放射状C.多细胞真菌,菌体由菌丝构成D.孢子在成熟时呈青绿色9.外科手术器械和罐状头食品的消毒都要以能够杀死为标准A.螺旋菌B.芽孢C.球菌D.具有芽孢的细菌10.按学习行为的复杂程度排序正确的是A.小猫——蚯蚓——黑猩猩——人B.小猫——蚯蚓——人——黑猩猩C.蚯蚓——小猫——黑猩猩——人D.蚯蚓——小猫——人——黑猩猩11.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活动中,选用两套培养皿目的是A.分别采集不同环境中的标本B.采集同一环境中的标本,在不同环境中培养C.设置对照,并在不同的环境中培养D.设置对照,且实验组与对照要在同一环境下培养12.有关生物的分类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密切B.同科单位与同种单位的生物具有更多共同特征C.同纲单位的生物比同科单位的生物数量少D.生物分类单位由小到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13.下列关于自然保护区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是活的自然博物馆B.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C.是“天然基因库”D.是将动物围圈起来供人观赏的旅游胜地14.造成野生动植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选择B.物种退化C.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D.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过渡开发和利用,对栖息地环境的污染和改变15.我国修建的青藏铁路,在穿过可可西里,楚马尔河、加索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上采取了绕路、设置通道等措施,这样做能减小青藏铁路的建设投资体现了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体现了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A.B.C.D.16.雨中或雨后有大量的蚯蚓爬到地面上来,其目的是A.寻找食物B.逃避地下的低温C.呼吸空气D.交配17.影响细菌、真菌生存的条件是A.适宜的温度B.水分C.空气D.以上三项均对18.在整个生物圈中分布最广的是昆虫,这与昆虫的下列哪一特征有关A.运动能力强B.身体分节C.肺呼吸D.皮肤呼吸19.有句话“捅了马蜂窝,定要挨蜂蛰”一旦被一只马蜂蛰了,就会很快遭到成群马蜂的围攻,这是因为其他马蜂A.看到了攻击目标B.看到了第一只马蜂的舞蹈动作C.嗅到了第一只马蜂释放的气味D.听到了第一只马蜂飞行的声音20.在比较大的鱼缸中,除了放养各种观赏鱼类外,还要放养一些水生植物,这对鱼的生活作用是A.提供充足的食物B.有利于鱼的呼吸C.清除水中的细菌D.保护鱼的鳞片21.2001年9月重庆发生罕见的蝗灾,通过报纸急求:5000条蛇,2万只麻雀,20万只青蛙,这样做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