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我国明确提出,到2020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勘界定标,基本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在生态保护与开发中找到相对平衡点,就红线达成一致。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是因为()①事物间的联系可以推动发展②保护和开发是相互促进的③事物的量变必会引起质变④保护和开发是对立统一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B。保护和开发是对立统一的,过度的开发不利于生态保护,②错误;③中“必会”说法错误;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2.(2020·济南外国语学校阶段测试)漫画主要告诉我们要()①恰当地运用主观条件,做到“尽力而为”②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做到“破釜沉舟”③把握矛盾的同一性,做到“既破又立”④看到道路的曲折性,做到“勇往直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选B。漫画中文字“斩断自己的退路,才能更好地赢得出路”主要告诉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坚定意志,做到“破釜沉舟”,要正确把握矛盾的同一性,做到“既破又立”,促使矛盾双方向有利的方向转化,②③符合题意;漫画主要强调的是促使矛盾双方的转化,不强调恰当地运用主观条件,①与题意不符;材料不强调道路的曲折性④与题意不符。3.(2020·嘉兴期初)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历史上,曾出现过3次持续时间较长的上升阶段和2次下降阶段,在下降阶段均出现了明显的保护主义倾向,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并未因此被打断。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有()①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②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③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④不同的事物包含着不同的矛盾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选A。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历史上,出现过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在下降阶段均出现了明显的保护主义倾向,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并未因此被打断,这是因为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①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主要矛盾,也就没有体现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②不选;材料不是阐释不同的事物包含着不同的矛盾,而是阐释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③符合题意,④不选。4.(2020·成都摸底)2019年5月15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对仅在本县级行政区域内经营或资产规模小于100亿元的农村商业银行,执行8%的存款准备金率。预计约有1000家县域农商行可以享受该项优惠政策,释放的约2800亿元资金将全部用于发放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此举()①体现了货币政策的创新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②抓住了服务县域的中小型银行区别于其他银行的特殊性③把握了银企间的斗争性,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④坚持了与时俱进,有利于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C。唯物辩证法的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①错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从而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③错误;中国人民银行的这一举措抓住了服务县域的中小型银行区别于其他银行的特殊性,坚持了与时俱进,有利于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②④符合题意。5.(2020·长春质测)“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智能手机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手机依赖症”,使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正成为“遗失的美好”。要找回这种“遗失的美好”就应该()①坚持实践的观点,解放思想,超越实际②坚持发展的观点,批判继承,与时俱进③坚持联系的观点,创造条件,趋利避害④坚持矛盾的观点,权衡利弊,扬长避短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D。解决手机依赖的问题,要正确认识手机的作用,坚持矛盾的观点,权衡利弊,坚持联系的观点,创造条件来解决这一问题,③④正确;①中“超越实际”的说法错误;材料要求找回“遗失的美好”,而不是强调“与时俱进”,②不选。6.(2020·南阳一中开学考试)有专家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因时制宜;思政课的目标原则、内容任务、方法手段等应紧扣时代脉搏反映时代要求,抓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主题;要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