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七单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37讲 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练习 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VIP免费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七单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37讲 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练习 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1/6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七单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37讲 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练习 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2/6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七单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37讲 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练习 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3/6
第37讲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A组基础过关题组非选择题1.(2018江苏南通2月,2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免役法和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中推行全国、贯彻始终的法令。阅读下面材料:材料王安石的一些变法令上,往往有“皆以为民”“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的言论。在他秉政期间,发布的第一道免役令规定,开封府的乡村四、五等户不纳役钱。可是在向全国推行时,乡村下户被变法派很普遍地强加了役钱负担。待到役钱收入固定下来,宋廷又变相恢复了差役。在乡役方面既出免役钱,又服差役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南宋末。青苗法公布时宣称“公家无所利其入”,“依陕西青苗钱例”,不收利息。在各地推行时,有的收息二分,有的收息三分,而且坊郭户和乡村上户都被抑配青苗钱。农民在纳苗、役钱时大量支付钱币,使得“钱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大臣孙傅后来对宋钦宗说:“祖宗法惠民,熙丰(宋神宗年号)法惠国。”——摘编自王曾瑜《王安石变法简论》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的动机,分析免役法和青苗法实施的实际效果。(6分)(2)据材料归纳免役法和青苗法推行过程中的共同问题,据此谈谈王安石变法给你的启示。(4分)答案(1)动机:富国强兵;保护农民利益。(2分)实际效果: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农民的劳动时间并未得到保证;造成钱荒,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4分)(2)共同问题:强行摊派;失信于民。(2分)启示:改革要充分保障人民的利益;改革要坚持顶层设计与有效执行相结合。(2分)2.(2019江苏南京质检)整顿吏治是商鞅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材料:材料一上开公利而塞私门,以致民力,私劳不显于国,私门不请于君。……今恃多官众吏,官立丞、监。夫置丞立监者,且以禁人之为利也。……无宿治,则邪官不及为私利于民。……国之大臣诸大夫,博闻、辨慧、游居之事,皆无得为,无得居游于百县。——《商君书》材料二令行於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於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行之四年,公子虔复犯约,劓之。……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及(秦国)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其朝闲,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荀子·强国》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归纳商鞅为整顿吏治采取了哪些措施。(不得摘抄原文)(3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商鞅是如何解决官员违法问题的。(2分)(3)据材料三,概括商鞅变法的吏治改革取得了怎样的成效。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吏治建设的看法。(5分)答案(1)措施:不允许私下请托;设置监察官员;不得拖延公务处理;不允许官员外出休闲娱乐。(3分)(2)解决:制定《秦律》;严格执行。(2分)(3)成效:官员忠于职守;不结党营私;行政高效。(3分)看法:吏治建设要有制度保障;吏治建设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特点。(2分)3.(2017江苏盐城三模)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古代两次著名的改革。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商鞅把法作为树立国家权力的最重要的手段来强调,关于惩罚方面,对犯罪集体负责的原则也得到了强调。他明令禁止父亲与成年之子或成年的弟兄在一户同居。为了控制民众而把民众分成小单位的基本思想在以后的帝国时代,甚至晚至民国时代,仍行之不辄。……商鞅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以勤劳的农民和有纪律的军队为基础的统一而强大的国家,军队的士兵实际上征自农民。——摘编自《剑桥中国秦汉史》材料二商鞅变法,废孝弟(悌)仁义,秦先强而后促;王安石变法,专务剥民,宋因以致乱,此变而失者也。商、王之失在残酷剥民,非不可变也,法非其法也。——张之洞《劝学篇·变法第七》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及其对待民众的举措。(4分)(2)材料二中张之洞分别评价了古代两次著名的改革。你如何看待他的评价,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6分)答案(1)目的:控制民众,强化集权;实现富国强兵。(2分)举措:严刑峻法;什伍连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七单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37讲 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练习 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