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桥】2016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精练13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逐渐走向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全面对抗。苏联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协调和促进社会主义阵营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此举主要针对的是()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北约组织D.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答案】B【解析】二战后,美苏两国逐渐走向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全面对抗,美苏冷战开始,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在政治上的表现,不符合题中美苏经济上的对抗,故A项错误;马歇尔计划是美苏冷战在经济上的表现,为了反击“马歇尔计划”,进一步巩固东欧阵地,苏联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故B项正确;北约组织是美苏冷战在军事上的表现,不符合题中美苏经济上的对抗,故C项错误;1949年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在1949年1月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之后,故D项错误。2.某学者写道:战后发生的许多事情是“无法全部装在冷战这个盒子里的”。“冷战”分割了世界,不过“冷战”只是这个世界的一个部分,与之并存的还有经济、民族、宗教等问题。“冷战”无疑对这些问题产生影响,而这些问题反过来又影响了“冷战”。对这段话的最佳理解是()A.“冷战”是时代的中心,而非时代本身B.经济、民族、宗教等问题影响了“冷战”的态势C.“冷战”既是时代的中心,又是时代本身D.“冷战”分割了世界,影响了经济、民族、宗教等问题【答案】A【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之间由于国家利益、社会形态等分歧,开始“冷战”。“冷战”使世界分裂为两部分,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靠苏联的局面,深刻影响了世界,故A项最准确。3.1992年,不结盟运动第十届首脑会议提出,要对运动的目标作新的定位,在继续为构建国际政治新秩序而努力的同时将把运动的侧重点转向经济领域,现在的主要目标是“向贫穷落后宣战”。促使不结盟运动目标重新定位的重要背景是()A.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B.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C.第三次科技浪潮兴起D.和平发展已成为人类共识【答案】A【解析】材料说“在继续为构建国际政治新秩序而努力的同时将把运动的侧重点转向经济领域”显然是政治方面的变化才会将侧重点转向经济领域,再加上关键的因素时间是“1992年”,两极格局于1991年底结束,正好符合,故A项正确;主要目标是“向贫穷落后宣战”,而不体现经济联系的加强,故B项错误;第三次科技浪潮兴起没有体现政治内容,故C项错误;和平发展是时代主题,但不是人类共识,故D项错误。4.下图是讽刺当前美国对外政策的漫画。它意在表明美国()A.坚持中立政策B.偏袒盟友日本C.受制中国压力D.干涉他国内政【答案】B【解析】从漫画中可以看到,美国正在为日本准备武器,故A项错误,B项正确;美国在帮助日本,所以不能说美国受制中国压力,故C项错误;题干中看不出美国干涉别国内政,故D项错误。5.赫鲁晓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以后,提出“使集体农庄庄员从物质利益上关心公有经济发展的原则”,规定从1958年7月起取消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粮食、油料、马铃薯、蔬菜、肉、蛋、羊毛的制度,实行统一的农产品收购办法。这些规定的实质是()A.部分承认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B.废除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C.巩固农村公有制经济主导地位D.恢复农民的产品支配自主权【答案】A【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取消义务交售制并没有说明这是允许农民对产品有支配自主权,而是部分承认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故选A项。6.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B.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D.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史实可知,20世纪70年代,苏联在勃列日涅夫领导下进行经济改革,在工业上推行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核心的新经济体制,但并没有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故选D项。7.美国经济学家大卫·科兹认为:在苏联时代,通过合法的途径积累物质财富几乎是不可能的。非法积累了大量物质财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