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4基础巩固1.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熔、沸点:Cl2>Br2>I2B.微粒半径:Ca2+>Cl->Mg2+C.碱性:KOH>Mg(OH)2>Al(OH)3D.氧化性:Cu2+>Fe3+>K+解析:对于卤族元素的单质,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熔、沸点逐渐升高,A错误;Ca2+和Cl-核外都是三层电子,对于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即Cl->Ca2+,B错误;金属性K>Mg>Al,所以碱性:KOH>Mg(OH)2>Al(OH)3,C正确;根据离子反应:Cu+2Fe3+===Cu2++2Fe2+,可知Fe3+的氧化性强于Cu2+,D错误。答案:C2.X、Y、Z和R分别代表四种元素,如果aXm+、bYn+、cZn-、dRm-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a、b、c、d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a-c=m-nB.a-b=n-mC.c-d=m+nD.b-d=n+m解析:由aXm+、bYn+、cZn-、dRm-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知,这四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等。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阳离子的电荷数=核内质子数+阴离子的电荷数,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所以得:a-m=b-n=c+n=d+m。A.a-c=m+n,故A错;B.a-b=m-n,故B错;C.c-d=n-m,故C错;D.b-d=m+n,故D正确。答案:D3.(2019年盘锦高一检测)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第3周期元素从Na到Cl,金属性逐渐增强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逐渐减弱C.O与S为同主族元素,且O比S的非金属性强D.原子序数从3依次增加到9,原子半径逐渐减小解析:同周期自左而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第3周期元素从Na到Cl金属性逐渐减弱,A错误;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逐渐减弱,B正确;氧与硫均为第ⅥA族元素,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O比S的非金属性强,C正确;原子序数从3依次增加到9的元素处于第2周期,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D正确。答案:A4.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N原子半径②第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③第二周期第ⅣA族元素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NH3④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大于Al(OH)3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①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为磷,其原子半径大于N原子半径,错误;②在周期表中,同一周期,从左至右元素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卤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正确;③第二周期第ⅣA族元素是碳,它的氢化物为CH4,稳定性小于NH3,错误;④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是镁,Mg(OH)2的碱性大于Al(OH)3,正确。答案:C5.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非金属元素能形成含氧酸或含氧酸盐B.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种元素C.第3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D.除稀有气体外的非金属元素都能形成不同价态的含氧酸解析:Al、Mn等金属元素也能形成含氧酸或含氧酸盐,A错误。第6、7周期均有32种元素(第7周期排满时),B错误。非金属元素中的H、O、F不能形成含氧酸,D错误。答案:C6.(2019年郑州高一检测)A、B、C为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A、C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子数,B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1)写出A、B、C三元素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3)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C的氢化物与B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4)比较A、C的原子半径:A________(填“>”或“<”)C,写出A的气态氢化物与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解析:据A、B、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A、C处于第2周期,B处于第3周期,设B的原子序数为x,则A为x-9,C为x-7,据题意有x-9+x-7=x,则x=16,又由于B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则B的中子数为16,即为S,那么A为N,C为F。答案:(1)氮硫氟(2)第2周期ⅦA族(3)HFH2S(4)>NH3+HNO3===NH4NO37.现有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或性质如表:X其单质之一是空气中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