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II高一历史期中考试卷一.本周教学内容:必修II历史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在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时代,我国不同地区主要种植的是()A.南方种稻,北方种粟B.南方种小麦,北方种玉米C.西部种粟,东部种稻D.普遍种植小麦2.我国今天见到的商周文物中,大多数青铜是用于()A.农耕生产B.手工业生产C.祭祀神灵D.狩猎活动3.商周时代,我国在农业生产方面取得的进步包括()①人工控制排灌②推广使用金属工具③清除田间杂草、害虫④施加绿肥改良土壤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秦汉时期推行的先进耕作方式包括()①垄作法②代田法③区田法④休耕轮做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曹魏屯田与北魏均田最为相似的是()A.是将国有土地无偿分配给无地农民B.是在长期战乱导致劳动人口大量减少的背景下实施的C.是在北方农民南迁,劳动力大量增加的背景下实行的D.是在大幅度开拓边疆,土地大量增加的背景下实行的6.下面对均田制在唐中叶无法继续实行的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A.政府手中可分配的土地资源枯竭B.土地买卖增多,地主兼并土地日益严重C.安史之乱后,范镇格局日益严重D.实际授田数不足,农民不堪重负弃地逃亡7.唐代改进的曲辕犁,其优点表现在()①安装了犁盘,便于小地块耕作②二牛三人一组,灵活高效③装有软套曲轭,便于犁畜配合④设有犁评以调控耕地的深浅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8.明清时期丝织业技术进步显著,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①明朝出现的大型花楼机②形成以苏杭为中心的产业带③妆花缎、“金宝地”等精品不断推出④出现了斜纹提花织物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9.秦朝的统一为商业发展创造了重要前提,这种前提主要是()A.将天下富豪集中于咸阳,促进了城市的商业繁荣B.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建通往全国的驰道C.修建灵渠沟通了长江、黄河两大流域D.不断巡行各地,促进了当地特产的商品化10.两汉在商业领域取得的突出发展是()A.除长安外,洛阳、邯郸、临淄等大城市发展成商业中心B.“开关梁”后,出现了一批周流天下的富商大贾C.开通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发展起来D.铸造精良的“五铢”钱长期通行11.唐代的“市”有了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①大量外商入市经营②市坊分隔互不干扰③出现专营货币的柜坊④政府设有市舶使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③④12.两宋以来的商业繁荣在元代继续得到发展,主要表现有()①政府取消对商业活动时间、地点的限制②国家统一为商品流通扫清了障碍③杭州成为南方最大的商业中心④开始使用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13.明代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于()A.景德镇的大型民窑B.苏州官织布局C.苏杭从事丝织业的机户D.佛山的官营铁工场14.明中后期出现的早期资本家包括()①苏杭等地的机户②松江一带计件付工钱的暑袜店主③天津的山西票庄主④佛山的铁工作坊主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15.关于家庭手工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农户的一种副业B.产品主要供自己使用和缴纳赋税C.剩余部分拿到市场销售D.在自然经济时代的手工业生产中居主导地位16.铁制农具取代木、石和青铜农具的时间大体是在()A.战国B.秦朝C.汉代D.西晋17.明政府制定的鱼鳞图册其作用主要是()①征收赋税②确定土地所有权③登记土地面积④登记土地形状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8.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经济结构中占统治地位的是()A.自然经济B.洋务经济C.外国资本主义经济D.中国资本主义经济19.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A.解决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矛盾B.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C.改进军事装备镇压太平天国运动D.解决财政困难发展近代工业20.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因素有()①外商企业刺激②洋务运动的诱导③清政府的支持④封建经济的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21.我国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州、天津等沿海城市。主要原因有()①这些地方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②这些地方外商企业和洋务派企业相对集中③这些地区在封建社会已有资本主义萌芽④这些地方已被开辟为通商口岸,自然经济开始解体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