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目标责任书浅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问题是关系到农村社会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对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建设做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亲民、惠民政策,是关系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村卫生改革大局的根本大计,也是有效控制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途径。能否真正受到人民群众欢迎,能否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关键是政府的工作能否得到群众的认可和信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初步成效广大农民从新型合作医疗中得到了实惠。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当地农民小病不出区,大病转院治疗。过去看不起病、不敢看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民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切实得到了实惠,参保农民看病时不用付现金,持卡就能去定点医院看病。出院时只需交纳按补偿比例应当自付部分,其余部分与定点医院直接结算,减少了农民看病时的直接付费金额,解决了农民为看病筹措现金的问题,既方便了患者,又节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医疗机构的经营收入得到了提高,医疗条件得到改善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农民有了医疗保障,来县、乡医疗机构看病的人多了起来,医疗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医院的经营收入明显提高,添置了新的医疗设备,改善了医疗人员的待遇,防止了高水平医疗人员的流失,从总体上推动了当地农民医疗条件的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实施存在的问题1、政策宣传不够深入,农户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知半解。我们从调查中了解到,农户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细则,1特别是参加后,需要遵守哪些规定,什么情况下才能够享受补偿以及如何结算等细节问题的宣传上,做得不到位。有调查显示,只有33.86%的农户知道报销医药费是有条件限制的,有66.14%的农户明确表示不知道;有20.68%的农户知道医药费报销手续,有13.18%的农户明确表示不知道;有9.12%的农户知道可报医药费范围,有11.46%的农户明确表示不知道。农民对报销住院医疗费用的限制条件,如何计算报销的医疗费用,医药费报销的手续等知之不详,导致农民普遍觉得报销手续十分繁琐,有的农民原本自认为能够报销的医疗费用得不到补偿,极大地挫伤了农民参合的积极性。由此可见,政府在动员农户参加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向农户讲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相关政策,以便农户在就医过程中充分享受自己的权利。2、农民自我保健和互助共济意识弱。让农民真正拥护和认可,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发展的基础。依靠行政手段,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加办法,参加人的权力与义务以及报销和管理办法等宣传到千家万户,使广大农民真正认识和体会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和好处,树立自我保健和互助共济意识,自觉自愿地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顺利推行的基础和保证。互助共济是传统美德,但现阶段对于并不富裕的群众都要求有这样的思想境界是不现实的。树立农民自我保健和互助共济意识,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大部分农民比较现实,今天用了20元参加了合作医疗,就想着能不能得到实际的利益,许多农民认为交了钱没有生病就吃亏了,也有的觉得这个制度交了钱连资助谁都不知道等于白交。生病后能拖则拖、能扛则扛,也反映出一部分农民自我保健意识不强和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严重性认识不足。3、地方政府的管理方式让农民心存疑虑。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宣传和推行过程中,最大的困难之一是农民普遍存在的对政府的信任问题。担心合作医疗能不能长久,担心各项政策能否真正兑现,担心合作医疗经费会不会被截流、挪用、贪污和私分,担心在实施过程中有没有凭关系、走后门,在报销范围和额度上因人而异,等等。4、报销比例明显偏低,农民得到的实惠较小。目前城镇职工的医疗保险报销比例一般介于70%~80%之间,而新农合的医疗费报销比例仅为30%~40%,与城市相比明显偏低,大部分的医疗风险仍然由农民自己承担。新农合规定的报销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的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问题,但从实际角度来看,农民小病挺、大病拖的现象时常发生。5、外出打工期间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