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农村公共服务机制建设工作意见与农村公共服务补助资金自查报告汇编农村公共服务机制建设工作意见坚持以科学进展观为指导,围绕统筹城乡进展和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要求,以优化人居环境为核心,以完善长效管护机制为保障,通过建立道路保洁、河道管护、绿化养护、公厕保洁、垃圾转运、公共设施维护“六位一体”的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巩固村庄环境整治成果,不断提升村庄环境长效管理水平,从而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面”的长效管护工作网络,确保农村基础设施完好,保洁设施齐全,管护队伍稳定,资金筹措到位,制度健全完善,考核奖惩分明,监管保障有力,实现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的全面改善、河道清洁优美的目标,从而全面提升农村文明程度,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三、主要内容农村环境“六位一体”长效管护工作的主要范围是:村内道路、桥梁等农村基础设施;村内垃圾收集、污水处理、绿化亮化等农民居住环境卫生等设施;卫生室、幼儿园、生活生产资料超市、党员活动室、信访治安等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场所;村内农民生活娱乐活动场所等。具体内容包括:三、管护队伍根据“定人、定岗、定责、定酬”要求配备长效管护人员,落实管护人员酬劳,建立管护责任制,实行常态化管护。1、管护人员数量:原则上每300人配备一名管护人员,聘用人员要求身体健康,品行端正,无残疾。年龄原则上控制在60周岁以内,第1页共8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对身体确实健康、做事仔细负责且热心农村环境保洁工作的,可适当放宽至65周岁。2、管护人员聘用:一是实行“划定区域、落实责任、明确酬劳”的方式公开、择优选聘管护人员,优先安排低收入家庭,但在职村干部、在职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得聘用,严禁人情及其他照顾性安排。“划定区域”,即将行政村划定成几个区域,划定的某一区域内庄台打扫(含道路、河坡、空闲地、绿化带等保洁)、公厕保洁等由一人负责承包,避开互相扯皮、互相推诿。管护人员选定后,需在村庄显目位置张贴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二是聘用人员需与村签订管护合同(或管护协议),合同条款应包括:管护项目、管护区域、管护要求、工资酬劳、奖惩措施和对不合格人员清退事项等,合同每年签订一次,聘用人员由乡镇统一为其投保人身意外损害保险。管护项目统一设定为:庄台打扫、河道保洁、公厕保洁、绿化养护、垃圾转运等5项。3、管护人员待遇:管护区域达到300人,管护人员酬劳一般掌握在每人每年6000元以上(少数自然庄台较小的情况除外)。管护人员酬劳使用市以上财政资金每人每年不得高于10000元,超过部分由村配套资金安排。各行政村应通过划定管护区域、整合管护项目,实行一人多岗形式,提高管护人员待遇。管护人员酬劳由基本酬劳和考核酬劳组成,基本酬劳一般占酬劳总额的60%。4、管护人员职责:管护人员每天对管护区域保洁不少于一次,暴露垃圾应及时进行打扫清理,垃圾转运应做到日产日清。镇统一制定管护人员岗位职责,明确管护要求和奖惩措施,提高管护实效。5、管护人员管理:村级管护人员由各行政村负责管理,管护人员确定后,需将管护人员名单和合同报镇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管理办公室和财政所各一份,同时镇将人员名单报市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管理办公室、市综改办进行备案。第2页共8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四、管护制度1、民主议事制度。村内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项目严格执行民主议事制度,实行大家事、大家议、大家定、大家管,确保村民的知情权、参加权、决策权、监督权,做到公开透明操作、严格法律规范管理。运行维护工作绩效考核应充分听取并尊重村民意见,让村民参加质量监督。2、管护人员岗位职责制度。管护人员岗位包括:庄台打扫人员岗位、河道保洁人员岗位、公厕保洁人员岗位、绿化养护人员岗位、垃圾转运人员岗位等,实施村要明确管护人员职责,对管护人员实行责任制管理,签订管护合同。要通过设立公示栏等形式,对管护人员姓名、管护项目、管护范围、管护要求、年度酬劳、考核奖惩办法等进行公示,接受村民监督。3、设施管护制度。针对村内基础设施现状,结合环卫设施配备要求,年初制定设施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