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一文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文以人物的名字为题,记叙了詹天佑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展现了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的崇高形象。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自然段,概括介绍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接着,通过2、3小节对詹天佑接受任务时的背景介绍,反映出其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重大意义;4—6小节按照工程进展的顺序,选取勘测线路、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个内容来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最后,写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及中外人民对詹天佑的怀念,点明事件的意义──有力地回击了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民的藐视和嘲笑。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之一是继续学习根据课题、重点句子、课文的线索等方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根据课文表达方式,本文教学的重点应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言行的描写感受人物心理活动,体会詹天佑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杰出的专业素养,同时能够学习文章在写作上的两个特点——“先概括后具体”、“围绕中心选材”;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教学中,我将采取读读议议、讲讲练练、适当补充资料、媒体演示等教学手法来降低和化解学生学习上的难点,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定教。教学目标:1、学会10个生字,理解“阻挠”等11个词语的意思,能用“周密”、“藐视”造句。2、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贡献的思想感情。3、能理清段落的层次,知道课文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中心思想的,能顺着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5、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种困难;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6、顺着作者的思路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中的难句及思想内容。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7.学习根据课文的线索和找重点句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8.从具体事例中体会感受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和杰出才能。9.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文中对人物言行的描写感悟人物当时的心理感受。三、教学准备学生:课前自读课文,自主识字、解词,了解课文内容。教师:1.深入解读文本:查阅修筑京张铁路的背景资料、詹天佑的为人、事迹及成就。2.设计配套的课件:教学课件、人字形演示课件。四、教学过程(一)预习反馈、初识人物。1.默写“要挟、嘲笑、毅然、回击”等词语,正音,解词。2.从板书出发,结合课文的相关内容,揭示课题。板书:詹天佑(工程师)(二)整体感知,梳理脉络。1.交流作者描写詹天佑这个人物时,所选取的材料,并概括内容。2.引导学生关注文章或小节的开头进行有效概括。板书: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3.引出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关注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悟。1.指导品读1、2小节,了解詹天佑接受任务的背景,体会其爱国心和民族责任心:(1)借助板书,体会“毅然”一词的本意及在文中的意思。(2)找到“毅然”一词所在的句子,了解詹天佑在怎样的情况下毅然接受了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3)借助课文的1、2两个小节,了解詹天佑遭遇的困难和嘲笑,体会这“毅然”背后的不易和决心。困难一:地势险峻①简介“京张铁路”得名缘由。②从“艰巨”一词出发,体会修筑铁路的艰难。困难二:帝国主义的要挟与嘲笑①由“要挟”一词的本意出发,结合课文的相关内容说清帝国主义以什么为要挟,目的何在?②联系上下文读懂帝国主义“嘲笑”背后的含义。③用上“要挟、嘲笑、毅然”等词,简要说说詹天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接受这个任务的,重点体会詹天佑在接受任务时的内心感受。④总结:心理活动往往能通过人物的言行得以体现,这样的心理活动的描写是隐形的,需要我们认真体会,还有一种心理活动的描写为直接描写。2.学习4-6小节,了解詹天佑修筑铁路的具体事例,重点体会其在修筑铁路时所表现出的杰出才能:学习第四小节:以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为切入点,体会詹天佑在勘测路线时所表现出的一丝不苟,以身作则的工作态度。(1)读课文,找出第四节中直接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①借助停顿线,读好句子。②通过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詹天佑对待工作时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