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创建书香校园经验总结范文初中语文老师应如何指导学生作文。提到作文,这是让很多师生头痛的一件事情。学生学语文,往往最怕老师布置作文,但又无法不写;老师最怕改作文,因为用叶圣陶老先生的话说:“皓首改文章,老大徒伤悲”。针对这种情况,可要提高学生的素养,却又不能不从作文训练为突破口。对于如何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多年的教学实践摸索,我有着如下感悟:一、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汪营中学近几年来,加大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力度,规定每天课余时间图书室至少开放两个小时,让图书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来自由借阅,我每周安排了两节阅读课,学生每看完一本书后,都要求他们写一篇读书笔记,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广泛地让学生课外阅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班学生熊姗姗、牟霞、钟姗、王欢等同学不间断地获得了省图书馆的征文奖,大量学生的文章也在市文联主办的《龙船调》杂志上不断发表,学生的写作兴趣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学生踊跃看书、踊跃写作,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学校在此基础上办了校刊《___月花》,班上大量优秀作品被校刊采纳,学生的作文常常得到展示,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而然地提高了。二、请社会各界知名人士指导学生写作社会上很多的知名人士、写作能手,他们往往在初中时候就爱好写作,很多人一辈子与写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对写作的感悟很深,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已摸索出了成功的写作之路,他们对学生谈写作体会,具有现身说法,往往可以取得在课堂上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些人对学生的影响极深刻,如去年___月份,学校邀请了市教育局、市教研室、市关工委、以及各行业热心支持教育事业的___多名写作名家及领导,来为学生的写作及成长___。这些写作名师和领导与___名学生代表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学生深受启发,纷纷立志仔细学习,让自己的才华得到展示。之后,我校有___名学生的作文被编入市关工委主编的《夕阳红》一书中,有___名学生的文章被选入市文联主办的刊物《龙船调》第___期上,这些文章,受到社会各界的很高评价。很多专家学者认为,汪营中学这一做法打破了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真正做到了以培育学生能力为主的素养教育,这切合当今有识之士的对素养教育的呼声。三、重视学生写作毅力的培育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常常让学生写日记练笔。在初中阶段,让学生每天一篇日记,写日记时,搜肠刮肚,各种思想火花,各种灵感,各种词汇都蹦了出来,培育了思维能力,巧妙构思。从我班毕业的学生牟霞,从初中一年级就开始写日记,每天一篇,字迹工整、清秀,每一天都围绕一个中心来写,很吸引人,她的写作功底,成了全校学生的榜样。她的三年来的日记,事实上是很优秀的散文,假如不督促她写,她的很多优秀篇章是无法出现的。我任教的班级,学生从初中一年级起就要求他们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因为学生要通顺地写一篇文章,需要长期地训练,这正如叶圣陶所说:“为养成写作习惯,非多作不可;同时为适应生活的需要,也非多作不可。作日记,作读书笔记,作记叙生活的文章,作抒发内部情思的文章,凡遇有需要写作的机会,决不放过,这也是应该而且必须做的”。写作素养是通过日积月累的练习才能提高的,正所谓“曲不离口,拳不离手”。正是因为我时时刻刻强调与督促学生写作,很多学生到了初三年级,他们再也不怕作文了,因为写作已成为习惯了,拿起笔就有话可说了。四、老师要时常动笔写老师要求学生写作文,自己也必须时常动笔写。我常常对学生说:“师傅要求你们写作文,师傅自己也常常在写,常常在刊物上发表文章,假如我不动手写,我不发表文章,那你们的师傅就是‘水___’,要求你们写出好作文也就是空谈了。师傅不写,你们写不好,我也没有理由责备你”。因此,我时常将自己发表的文章作为学生的范文,也将写作成功的愉快与学生一起___,目的就是让他们懂得写作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只要将规律掌握了,是非常容易成功的。我记得俄罗斯大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老师的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身教重于言教,因此我班学生写作兴趣浓厚,每学期做到至少有两篇文章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