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入党申请人普通状况下要写几份入党申请书?答:根据党章规定,规定入党的同志必须亲自向党组织提出申请。申请可分为口头申请和书面申请两种形式。普通状况下,申请入党的同志应写书面申请。2、信仰宗教的人与否能够入党?答:共产党员是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者。因此,信仰宗教的人和有浓厚宗教感情的人不能入党。在信教比较普遍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发展党员时要注意分辨政策界限。要把在思想上能同宗教信仰划清界限,为了不脱离群众,在生活中尊重和随顺参加带有宗教色彩的民族风俗活动的人,同笃信宗教和有浓厚宗教感情的人区别开来;把拥戴党的主张,积积为党工作,乐意服从党的纪律,但尚未完全摆脱宗教影响的人,同坚持有神论,怀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人区别开来。笃信宗教和有浓厚宗教感情的人同宗教实施彻底决裂,真正树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通过组织考察,认为已经含有党员条件的,才干吸取入党。3、入党介绍人和培养联系人同样吗?有什么区别?答:培养联系人与入党介绍人的职责从总体上讲是一致的。他们都是为了协助党组织做好对申请入党人的教育,培养和考察工作。但是由于他们所教育、培养、考察的对象所处的成长阶段不同,因而具体的职责也有所区别。作为培养联系人,重要是对入党主动分子的教育、培养。其职责是:在党支部和党小组的指导下,负责对所联系的入党主动分子进行具体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工作;定时向党组织报告考察状况,填写考察统计,并就入党主动分子与否含有党员条件提出意见。入党介绍人的重要职责是:理解被介绍人各方面的状况,向他介绍和解说党的基本知识,针对被介绍人身上存在的局限性进行具体的教育、协助;指导被介绍人填写入党志愿书,并认真填写入党介绍人意见;在讨论接受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上负责地介绍被介绍人的工作,学习,思想状况。当被介绍人被同意为预备党员后,继续负责对预备党员进行协助、教育、培养和考察,直到其被同意转为正式党员为止。4、预备党员能否作入党介绍人?答:预备党员不能做入党介绍人入党介绍人普通应由本单位党支部的正式党员担任。由于同一单位党支部的党员对申请入党人的政治、思想、工作、学习等方面的状况比较熟悉和理解,担任入党介绍人有助于对其进行培养、教育和考察。在特殊状况下,如发展对象所在单位党支部没有符合条件的正式党员时,也能够由其上级党组织范畴内的其它支部的正式党员担任。5、在接受新党员支部大会上,如党员意见发展分岐怎么办?答:党小组对发展对象有不同见解是正常的,要尽量通过充足讨论,统一认识。会上有少数同志不同意见,并不影响讨论,不要强求统一。如果两种锋利对立的意见一时争执不下,可临时休会。待搞清状况,统一认识后,在下一次支部大会上再行讨论表决。6、支部大会通过接受预备党员的决策,有效票数应如何计算?答:支部大会要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通过接受预备党员的决策。赞成票超出应到会有表决权的党员的半数以上,方为有效。因故不能到会的党员会前正式向支部提出书面意见的,应统汁在票数之内。7、党委书记能否代表党委审批预备党员?答:党委书记即使是党委的重要负责人,肩负着重要责任,但不能代表党委审批预备党员。审批党员必须由党委集体讨论、表决决定。8、入党时间从什么时间算起?答:从党组织党员大会讨论决策通过发展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9、党委对党支部上报的接受预备党员的决策,必须在多长时间内进行审批?《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规定,党委对党支部上报的接受预备党员的决策,必须在三个月内审批。如遇特殊状况可适宜延长审批时间,但不得超出六个月。这样规定是由于,按照党章规定,发展对象在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后来,要通过上级党组织同意,才干成为预备党员,预备期从支部大会通过之日算起。因此党支部报批后来,如果上级党组织不及时审批,就等于缩短了预备党员的预备期。审批时间拖长,不利于党组织对预备党员的教育和考察,在一定意义上也就失去了预备期的作用。因此,上级党组织对党支部上报的接受预备党员的决策,除特殊状况外,必须在三个月内进行审批。10、预备党员预备期满未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