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1)在满足施工需要前提下,尽量减少施工用地,施工现场布置要紧凑合理。(2)合理布置起重机械和各项施工设施,科学规划施工道路,尽量减少运输费用。(3)科学拟定施工区域和场地面积,尽量减少专业工种之间交叉作业。(4)尽量运用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或现有设施为施工服务,减少施工设施建造费用,尽量采用装配式施工设施,提高其安装速度。(5)各项施工设施布置都要满足: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安全防火和环保规定。内容:(1)建设项目施工用地范畴内地形和等高线;全部地上、地下已有和拟建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它设施位置和尺寸。(2)全部拟建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它基础设施的坐标网。(3)为整个建设项目施工服务的施工设施布置,它涉及生产性施工设施和生活性施工设施两类。(4)建设项目施工必备的安全、防火和环保设施布置。设计环节:(1)把场外交通引入现场在设计施工总平面图时,必须从拟定大宗材料、预制品和生产工艺设备运入施工现场的运输方式开始。当大宗施工物资由铁路运来时,必须解决如何引入铁路专用线问题;当大宗施工物资由公路运来时,必须解决好现场大型仓库、加工场与公路之间互有关系;当大宗施工物资由水路运来时,必须解决如何运用原有码头和要否增设新码头,以及大型仓库和加工场同码头关系问题。(2)拟定仓库和堆场位置当采用铁路运输大宗施工物资时,中心仓库尽量沿铁路专用线布置,并且在仓库前留有足够的装卸前线,否则要在铁路线附近设立转运仓库,并且该仓库要设立在工地同侧。当采用公路运输大宗施工物资时,中心仓库可布置在工地中心区或靠近使用地方,如不可能这样做时,也可将其布置在工地入口处。大宗地方材料的堆场或仓库,可布置在对应的搅拌站、预制场或加工场附近。当采用水路运输大宗施工物资时,要在码头附近设立转运仓库。工业项目的重型工艺设备,尽可运至车间附近的设备组装场停放,普通工艺设备可放在车间外围或其它空地上。(3)拟定搅拌站和加工场位置当有混凝土专用运输设备时,可集中设立大型搅拌站,其位置可采用线性规划办法拟定,否则就要分散设立小型搅拌站,它们的位置均应靠近使用地点或垂直运输设备。多个加工场的布置均应以方便生产、安全防火、环保和运输费用少为原则。普通加工场宜集中布置在工地边沿处,并且将其与对应仓库或堆场布置在同一地区。(4)拟定场内运输道路位置根据施工项目及其与堆场、仓库或加工场对应位置,认真研究它们之间物资转运途径和转运量,分辨场内运输道路主次关系,优化拟定场内运输道路主次和互相位置;要尽量运用原有或拟建的永久道路;合理安排施工道路与场内地下管网间的施工次序,确保场内运输道路时刻畅通;要科学拟定场内运输道路宽度,合理选择运输道路的路面构造。(5)拟定生活性施工设施位置全工地性的行政管理用房屋宜设在工地人口处,方便加强对外联系,固然也能够布置在比较中心地带,这样便于加强工地管理。工人居住用房屋宜布置在工地外围或其边沿处。文化福运用房屋最佳设立在工人集中地方,或者工人必经之路附近的地方。生活性施工设施尽量运用建设单位生活基地或其它永久性建筑物,其局限性部分再按计划建造。(6)拟定水电管网和动力设施位置根据施工现场具体条件,首先要拟定水源和电源类型和供应量,然后拟定引人现场后的主干管(线)和支干管(线)供应量和平面布置形式。根据建设项目规模大小,还要设立消防站、消防通道和消火栓。(7)评价施工总平面图指标为了从几个可行的施工总平面图方案中,选择出一种最优方案,普通采用的评价指标有:施工占地总面积、土地运用率、施工设施建造费用、施工道路总长度和施工管网总长度。并在分析计算基础上,对每个可行方案进行综合评价。详见附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