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的观察日志我养了一只可爱的蜗牛。我很喜欢它,也经常认真的观察它。我发现它的身体能够分成三个部分:头部、腹部和壳部。先说说头部吧:它的触角非常长,触角上的“黑珍珠”就是它的眼睛;在它的触角下面尚有两条更小的触角,那张小的不能再小的嘴巴就长在小触角下面,与其说是嘴巴倒不如说是一条缝来得更形象。再说它的腹部吧:它走路重要靠腹部,人们称之为“腹足”。并且,它走路非常有趣,能像吸铁石吸住金属同样吸住物体,再伸展长长的身体,像一名战士同样匍匐迈进。并且,还会一路留下一条长长的黏液,还时不时的拉点“便便”,以证明自己曾“到此一游”!人家说蜗牛有左旋和右旋之分,我发现我的蜗牛是右旋的。到网上查了资料,我得知:蜗牛是陆生贝壳类软体动物。它喜欢潮湿、阴暗、疏松的环境,还爱吃菜叶。并且,我通过观察发现:它会跟人沟通。例如:我放学回到家和它说话,它嘴巴一动一动的,像在回应我,可惜我听不懂它在说什么。呵呵,我的蜗牛真聪颖。我爱我的聪颖小蜗牛,你呢,喜欢吗?按照老师的课程安排,今天我捉了一只蜗牛来细细观察。蜗牛的壳是螺旋形的,柔嫩的身体是半透明的,底部有某些弯曲的条纹,像海浪同样向头部冲击。蜗牛的嘴非常小,跟身体同样的颜色,要是不认真看根本发现不了。我拿着放大镜继续观察,终于发现了蜗牛的眼睛。蜗牛的眼睛长在触角的顶端,在细细的触角上有一种黑点,这就是蜗牛的眼睛了。另外,蜗牛的触角还是一种探测器,用来察看前方的道路与否有危险,要是眼睛碰到了什么东西,触角就会慢吞吞地缩回去,然后又伸出来。我在观察蜗牛爬行的时候,看见它的身体经常拉得很长,那时候,我总觉得它的壳要掉下来似的,可是一会儿它的身体又缩短了,我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了下来。蜗牛的身子缩回房子里后往往要过很长时间才再探出头来,这时候你只能慢慢地等,有时候蜗牛直接就不出来了,要懂得,它的脾气可不是好惹的。终于又出来了!我愉快得喊出声来,谁知被我的叫声一吓,它又缩进去了,缩的速度比伸的速度可快多了。蜗牛观察日志10月18日星期二天气晴今天,我们在科学课上学习了小蜗牛,我觉得很有趣。放学时老师让我们继续观察小蜗牛,并写一篇蜗牛观察日志。我想理解蜗牛喜欢吃什么。一放学,我就开始了观察蜗牛的活动……我先撕了一小块芹菜叶给蜗牛吃。可是,时间过了很久,它还是一动不动地缩在壳中。看来,它不喜欢吃芹菜叶。我就把芹菜叶拿出来了。接着,我又放了一小片大白菜叶在蜗牛的身边。我悄悄地站一旁偷看,过了一会儿,蜗牛有动静了,它慢慢从壳里探出脑袋,用长触角顶端那双小眼环顾了四周,再慢慢爬到白菜叶上吃起来。没过多久,白菜叶就被吃了一种大洞。后来,蜗牛吃饱了,就慢慢向前爬行,似乎在散步。它真是个“狡猾”又可爱的“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