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名称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科目生物(高一)课时2备课人陈慧丽一、教材分析“减数分裂”一节是在必修一呈现了有丝分裂的基础上设计的,承接了分离与自由组合两大定律,并对两大定律重新作出解释,又为后续遗传与变异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全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另外,本节重点呈现了精子与卵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图片,理解并掌握过程图对染色体、染色单体、以及DNA数目变化的理解至关重要。同时,需要与有丝分裂过程图进行比较,方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并识别细胞的几个重要分裂方式及特点。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必修一的学习,已经掌握了有丝分裂的过程和遗传定律,并且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理解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现象,以此为出发点,通过设疑可激发学生对减半现象一探终究的求知欲,并且本节课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绘图、制作减数分裂模型等最大程度的激发他们的爱好,并让学生与有丝分裂过程图作比较,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他们合作探究、勤于思考的精神,同时更加进一步的理解三种分裂方式。三、教法学法1.教法:启发法、引导法、谈话法、动画演示法、绘图法、比较法等2.学法:合作探究法、绘图法、模型制作法、列表比较法、练习法等四、教学目的【第1学时】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a:对象b:时间c:特点d:成果);②掌握精子的形成过程以及减数第一次分类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及成果2.过程与办法①通过精子形成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识别和绘制减I、减II各时期图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通过对减数分裂各时期以及染色体行为变化的分析,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演示多媒体动画,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感受,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分析探索的品质。【第2学时】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卵细胞的形成过程;②比较卵细胞和精子形成过程的异同点;比较减数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异同点;④理解受精过程。2.过程与办法①通过绘制卵细胞形成过程图,掌握其各个时期的特点,并掌握与精子减数分裂过程的异同;通过观察与比较,绘制并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以及DNA数目的变化。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通过分析比较不同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学生能够认同物质的规律性,并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五、教学重点和难点【第1学时】1.教学重点减数分裂的概念;精子的形成过程以及各个时期的特点。2.教学难点精子形成过程及各个时期特点;理解交叉交换的发生及意义。【第2学时】1.教学重点卵细胞形成过程;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及有丝分裂形成过程的异同;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的、染色单体及DNA数目的变化。2.教学难点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的、染色单体及DNA数目的变化;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以及有丝分裂的异同。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1学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min)导入新授新授小结复习导入:引导学生回想有丝分裂的过程及各时期特点,并考虑其成果和染色体及DNA的变化1.播放果蝇配子形成过程的flash动画,并与其体细胞作比较。设疑(1):果蝇的配子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吗?设疑(2):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配子染色体数目仅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二分之一,它们是通过哪种方式形成的呢?{引出减数分裂的课题。}设疑(3):终究什么是“减数分裂”呢?根据下列几点预习课本:对象:{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时期:{原始生殖细胞→成熟生殖细胞}特点:{细胞持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④成果:{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数目减半}2.接下来,我们通过精子的形成过程探究减数分裂使如何发生的。{规定学生看P16-19,结合图示,找出精子形成场合并分析过程,用文字描述各时期的特点和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交换等概念填写学案。}设疑(1):什么叫“同源染色体”、“联会”以及“四分体”?设疑(2):精子的形成都通过了那些阶段呢?{教师用PPT展示精子形成过程动态图,并在核心时期处停止,让学生观察,且引导学生与教师一起在练习本上绘制不同时期的图片,◆注:用双色笔表达同源染色体}3.设疑(2):染色体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