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免疫比浊法)一、用途本产品用于体外定量测定全血样品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含量。二、临床意义(一)概述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由血红蛋白中2条β链N端的缬氨酸与葡萄糖非酶化结合而成,其水平与血糖水平呈正有关,且为不可逆反映。普通状况下,人体内被“糖化”的血红蛋白占全部血红蛋白的4%~6%,而糖尿病患者则要明显增高。糖化血红蛋白能够稳定可靠地反映过去2~3个月血糖的控制状况,是衡量糖尿病人血糖与否达标的核心指标。现在是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监控的“金原则”。(二)临床意义1.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用于评定糖尿病的控制程度。当糖尿病控制不佳时,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可高至正常2倍以上。由于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红蛋白生成后成糖类经非酶促结合而成。它的合成过程是缓慢且相对不可逆的,持续存在于红细胞120天生命期中,其合成速率与红细胞所处环境中糖的浓度成正比。因此,糖化血红蛋白所占比率能反映测定前1-2个月内平均血糖水平。本项目的测定已成为糖尿病较长时间血糖控制水平的良好指标。如果HbA1的浓度高于10%,胰岛素的剂量就需要调节。在监护中的糖尿病患者,其HbA1的浓度变化2%,就含有明显的临床意义。2.该项目的测定不能用于诊疗糖尿病或判断天-天间的葡萄糖控制,亦不能用于取代每天家庭检查尿或血液葡萄糖。3.HbA1c水平低于拟定的参考范畴,可能表明近来有低血糖发作、Hb变异体存在或红细胞寿命短。4.任何因素使红细胞生存期缩短,将减少红细胞暴露到葡萄糖中的期间,随之HbA1c%就会下降,即使这一时间平均血液葡萄糖水平可能是升高的。红细胞寿命缩短的因素,可能是溶血性贫血或其它溶血性疾病、镰状细胞特性妊娠、近来明显的血液丧失或慢性血液丧失等。(三)医学决定水平4~6%:正常值。<4%:控制偏低,但患者容易出现低血糖。6~7%:控制满意。7.8%:能够接受。8~9%:控制不好。>9%:控制很差,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三、检查原理样品中总血红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胶乳有相似的非特异性吸附和固相化,当加入HbA1C特异性鼠单克隆抗体后形成胶乳-HbA1C-鼠抗人HbA1C单克隆抗体的复合物,此复合物由于羊抗鼠IgG抗体而形成凝集,凝集量因胶乳表面固相化的HbA1C量的不同而不同。吸光度高低反映样品中HbA1C的含量,通过与同样解决的校准品比较,即可计算出样品中HbA1C占总血红蛋白的百分含量。四、样品血液样品采集时对的使用抗凝剂;避免过失性采样。样品运输过程中应避免过分振荡、避免样品容器的破损、避免样品被污染、避免样品及唯一性标志的丢失和混淆,避免样品对环境的污染、水分蒸发。HbA1C测定样品为抗凝血(EDTA或肝素抗凝)。从静置3小时以上的血细胞层或rpm离心2分钟后的血细胞层中取出10μl,加入1mlR4溶血并混匀,溶血后样品在4℃条件下可稳定24小时。五、试剂(一)试剂构成R1:试剂1胶乳适量R2:试剂2鼠抗人HbA1c抗体适量R3:试剂3羊抗鼠IgG抗体适量R4:试剂4溶血剂不同批号的试剂不能混用。(二)试剂准备试剂为液体型试剂,R1试剂开瓶后装载即可使用。R2试剂需要将R2和R3配制成工作液后装载使用,用后应及时冷藏保存。(三)试剂的保存及稳定性1.未开瓶的试剂应在2~8℃密闭避光贮存,稳定时为瓶签标示的使用期。开瓶后的R1试剂应在2~8℃密闭保存,稳定时为30天。2.配备成工作液的R2试剂在2~8℃密闭保存可稳定15天,冰冻保存可稳定数月,不能重复冻融。(四)试剂性能可接受的指标空白吸光度:试剂空白在主波长660nm、副波长800nm处,10mm光径下,吸光度值≤1.000。(五)试剂使用中的注意事项1.严格按照试剂阐明书的规定使用试剂。2.试剂2~8℃密闭避光贮存可稳定至瓶签标示的使用期。对超出使用期的试剂不能使用。3.非工作液试剂严禁放置0℃下列保存,配备好的工作液建议根据用量分装后0℃下列冰冻保存。4.当试剂变混浊或被污染或空白吸光度值>1.000,表明试剂已失效,应弃去。5.试剂开瓶后,如果长久放置,会吸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造成pH值下降,造成测定值不精确,因此请尽快使用。6.因胶乳放置一段时间后可能会下沉,请每隔7天对R1试剂混匀。混匀时避免产愤怒泡。7.装载试剂时避免产愤怒泡,否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