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建立微生物程度检查法原则操作规程,规范操作,确保成果的精确性。范围成品、辅料、内包装袋及纯化水的检查。责任微生物程度检查人员内容本检查操作规程根据中国药典四部《通则1105非无菌产品微生物程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和《通则1106非无菌产品微生物程度检查:控制菌检查法》进行检查。微生物计数法一、计数办法1、微生物计数法系用于能在有氧条件下生长的嗜温细菌和真菌的计数。2、计数办法本法涉及平皿法、薄膜过滤法。3、计数培养基合用性检查和供试品计数办法合用性检查供试品微生物计数中所使用的培养基应进行合用性检查。供试品的微生物计数办法应进行办法合用性实验,以拟定采用的办法适合于该产品的微生物计数。4、菌种及菌液的制备4.1实验用菌株的传代次数不得超出5代(从菌种保藏中心获得的干燥菌种为第0袋),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藏。计数培养基合用性检查和计数办法合用性实验。4.2菌液制备按规定培养各实验菌株。取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适宜浓度的菌悬液;取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加入3-5ml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采用适宜的办法吸出孢子悬液至无菌试管中,用含0.05%xxxxxxx中药饮片厂微生物程度检查法原则操作规程编号ZL·SOP·05·062-01页数共9页制订人制订日期年月日修订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颁发部门质量管理部同意人同意日期年月日生效日期年月日分发部门质量管理部、质量控制科(ml/ml)聚山梨酯80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适宜浓度的黑曲霉孢子悬液。菌液制备后若在室温下放置,应在2小时内使用;若保存在2-8℃,可在24小时内使用。黑曲霉孢子悬液可保存在2-8℃,在验证过的贮存期内使用。4.3阴性对照为确认实验条件与否符合规定,应进行对照实验,阴性对照实验应无菌生长。4.4培养基合用性检查按照表规定,接种不不不大于100cfu的菌液至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或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平板或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置规定的条件下培养。每一实验菌株平行制备2管或2个平皿。同时用对应的对照培养基替代被检培养基进行上述实验。被检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的比值应在0.5-2范畴内,且菌落形态大小应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一致。被检液体培养基管与对照培养基管比较,实验菌应生长良好。5、计数办法合用性检查5.1供试品制备根据供试品的理化特性与生物学特性,采用适宜的办法制备供试液。制备时若需加温应加热均匀且温度不得超出45℃。供试液从制备到加入检查用培养基不得超出1小时。5.1.1成品、辅料供试液的制备取供试品,加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溶液或PH7.2磷酸盐缓冲溶液,或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或稀释制成1:10供试液,若需要,调节供试液PH至6-8,必要时用同一稀释液将供试液进一步10倍稀释系列。水溶性液体制剂也可用混合的供试品原液作为供试液。5.1.2内包装膜、袋:取供试品100cm2,剪碎,加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PH7.2磷酸盐缓冲溶液,或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浸泡,振摇,制成1:10供试液。若需要,调节供试液PH至6-8,必要时用同一稀释液将供试液进一步10倍稀释系列。5.2接种和稀释按下列规定进行供试液的接种和稀释,制备微生物回收实验用供试液。所加菌液的体积应不超出供试液体积的1%。为确认供试品中微生物能被充足检出,应首先选择最低稀释级的供试液进行计数办法合用性实验。5.2.1实验组取上述制备好的供试液,加入实验菌液,混匀,使每1ml供试液所含菌量不不不大于100cfu。5.2.2供试品对照组取制备好的供试液,以稀释液替代菌液同实验组操作。5.2.3菌液对照组取不含中和剂及灭活剂的对应稀释液替代供试液,按实验组操作加入实验菌液并进行微生物回收实验。5.3供试品中微生物的回收表1所列的计数办法合用性实验的各实验菌应逐个进行微生物回收,微生物回收采用平皿法。5.3.1平皿法采用倾注法,表1中每株实验菌每种培养基最少制备2个平皿。取照上述“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