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设计一、课标规定通过实验理解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重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活动与探究目的:讨论减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的方法。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一学时重要由S、SO2及SO3三部分构成。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是学生学习了金属及其化合物,Si及Cl元素后来,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SO2是集氧化性、还原性于一身的酸性氧化物,学好本节内容,有助于形成以化合价为根本的硫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有助于巩固和提高离子反映和氧化还原反映有关知识,并且本节内容与日常生活、环境问题有亲密关系,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氮的氧化物的学习做了知识技能、思维办法的铺垫,使整节乃至整章知识系统化。【教学目的】根据本节内容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新课标中的规定,本节课重要要达成下列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目的(1)理解S及SO2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掌握SO2的化学性质及重点反映方程式(3)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提高环保意识2.过程与办法目的(1)以SO2的性质为载体,以CO2性质做为对比,训练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演绎的思维能力(2)通过对实验的观察与讨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从实验中推导性质的普通办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1)通过对SO2的学习,引导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认识硫及其化合物给人类带来的奉献与危害,培养学生辩证、全方面分析问题的办法和态度。(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难点】重点:SO2的还原性和漂白性难点:SO2的还原性三、学生状况分析通过了三个多月时间的高中化学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领略了物质的分类、离子反映和氧化还原反映等知识,含有了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抽象和形象思维能力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学生对SO2并不陌生,金属及其化合物、Si、Cl的学习也为学生打下了思维办法的基础,探索与体现的欲望较强烈;但鉴于金属部分的大量计算,学生对非金属部分的有关计算仍存在抵触情绪;另外,随着学到的元素化合物种类的增加,对学生的知识储藏和综合分析能力也是极大的考验。四、教学办法本节课重要采用图片展示法、实验演示法、分组讨论法、对比分析法、归纳演绎法、图表法、问题启发法、解说法等教学办法。展示对比性图片,引出新课;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分组讨论并得出结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根据CO2性质归纳演绎SO2性质;结合图表总结高中化学常见漂白性物质等等。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活动:大屏幕展示市场上通过SO2漂白的银耳(纯白)和未经SO2漂白的银耳(偏黄色)的两张截然不同的图片。提问: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一种?生回答:比较白的。师小结:食物并不是颜色越白越健康,由于它极有可能是被一种物质熏蒸漂白后的成果,这种物质就是硫磺,而用来漂白的就是它的一种氧化物——SO2。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S、SO2和SO3。【设计思路:通过生活中事物和涉及食品安全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引发学生思考的同时,增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的】【新课学习】一、硫1.存在及物理性质活动:请同窗们阅读教材89页和90页并观察图片,并归纳总结S的存在和物理性质?生回答:略(从存在分析其游离态和化合态,并结合生活中常见的蛋白质和自然界中的化石燃料)师小结:有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存在形式,并且是古代黑火药的重要成分。【设计思路:通过阅读教材,增强学生教材观念,培养学生进行知识整合和归纳的能力】2.化学性质活动:回想初中化学知识,S能够发生什么反映及反映现象?生回答:略(S+O2==(点燃)==SO2,现象:在空气中……在氧气中……)师小结:可与非金属单质反映,也可与金属单质反映。师解说:Fe+S==(点燃)==FeS2Cu+S==(点燃)==Cu2S师小结:Fe、Cu为变价元素,遇弱氧化剂时,被氧化成低价化合物。【设计思路:通过对学生已有知识的回想,温故知新,并增强学生的信心,激发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