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辅助上颌骨快速扩弓的有关争议上颌牙弓狭窄是颌骨畸形中常见的错颌畸形,外科辅助上颌骨快速扩弓在临床上是一种手术创伤小且效果明显的辅助手术,本文就外科辅助上颌骨快速扩弓(SurgicallyAssistedRapidMaxillaryExpansion,SARME)的适应证、手术方式、术后的牙-上颌骨鼻腔复合体的变化及术后的并发症等存在争议问题进行有关综述。标签:上颌牙弓狭窄;外科辅助;上颌骨快速扩弓上颌横向发育局限性是一种常见的错颌畸形,影响患者的咬合功效及美观。现在,针对这一问题有不同的解决办法。对腭中缝未完全骨化的未成年患者,能够通过矫形扩展即快速扩弓(Rapidpalatalexpansion,RPE)进行治疗。而腭中缝已经闭合的成年患者单纯RPE效果往往不恒定,临床上采用外科辅助的办法进行治疗。如:SARME,上颌骨分块骨切开术。而SARME事实上是使用牵引器进行牵张成骨(distractionosteogenesis,DO)。早在1860年Angle等[1]就首先使用快速扩弓运用螺旋扩弓器产生的力克服腭中缝组织的生物性强度使骨缝分离,矫治上颌牙弓狭窄,该办法至今仍广泛使用。而SARME概念的初次提出是在1938年。采用单纯腭中缝截骨术。SARME因其安全有效,逐步成为研究的焦点。随着研究的进一步,人们对SARME有关方面的争议逐步增加。为此,本文对SARME的有关问题进行综述。1SARME适应证的有关争议下列所述适应证是对发育已完毕的成年患者。1.单侧上颌骨狭窄。[2]2.只有上颌骨横向的发育局限性,无其它的骨畸形,需增加牙弓长度,纠正后牙反牙合。3.当扩弓量不不大于5mm时,为减少分块截骨手术的危险性、不精确性及不稳定性,需先行SARME扩开上颌牙弓,为后续的正颌外科手术做准备。4.腭裂继发上颌骨发育不全的扩弓治疗,纠正微笑时过宽的颊侧前庭沟间隙。5.存在上颌牙弓狭窄但无拔牙指针。6.当RPE扩开腭中缝失败后。[3]7.上颌骨横向发育局限性并伴有鼻中隔歪曲或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4]8.为了在成年人治疗中减少牙齿疼痛,减轻牙周并发症。[5]以上所述适应证即使已经较为明确,可在临床上应用SARME治疗时仍存在较多争议,Bailey等[2]指出当LeFortI型上颌骨分块手术扩弓达成6-7mm时,致密的硬腭后部粘膜成为扩弓的重要阻力,而SARME却能获得更大的扩弓量。那么腭裂术后患者由于其腭部瘢痕的弹性更差,上颌骨分块扩弓与否更应当谨慎选择?与SARME含有相似效果,但创伤较小的上颌骨快速扩弓(RPE)及创伤较大的LefortI型截骨分块手术又合用于什么样的患者?Altug[6]将男女进行分类研究发现,女孩的腭中缝闭合是在14-15岁,男孩是在15-16岁,因此不同性别的患者施行RPE的时机不同。如果患者未发育完毕但靠近成熟,为了减少RPE的不良反映,如牙齿的颊向倾斜及疼痛,以及提高患者的依存性,能够使用SARME进行扩弓吗?当扩弓量为6-7mm时,使用LefortI型分块手术与否也能够达成SARME稳定的效果?总而言之,终究使用哪种方式扩弓,要从患者的性别、年纪、畸形程度、畸形类型、手术后的变化、术后效果的长久稳定性、创伤大小、安全性等着手进行综合分析,从而选择最适的办法。2SARME不同截骨部位的争议2.1扩弓阻力部位的研究:某些颌面部骨骼是上颌骨快速扩弓的重要阻力部位。Provatidis等[7]建立成人头颅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使用Hyrax扩弓器,扩弓量是1.75mm,同时使用同一头颅做RME加力扩弓的离体实验研究,应力分析成果显示应力最大的部位在上颌骨和颧骨。Provatidis等[8]建立成人头颅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使用Hyrax扩弓器,扩弓量是7.5mm。应力分析成果显示应力最大的部位发生在上颌骨、颧骨、鼻骨和蝶骨翼板处。Jafari等[9]使用12岁孩子的头颅建立RME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使用Hyrax扩弓器.扩弓量是10mm,成果显示上颌骨第一磨牙和尖牙之间的牙槽突、上颌结节、颧骨、颧弓、鼻中隔、蝶骨处都有极大的应力产生。Sergio等[10]使用光弹性材料建立头颅模型,进行不同量的模拟扩弓,并分析阻力。在没有对模型进行截骨即开始模拟扩弓,即RPE,成果显示颧上颌骨壁、颧上颌缝、上颌骨正中缝是重要的阻力部位。当上颌骨前外侧壁和腭中缝打开后,模拟扩弓显示颧上颌骨壁的阻力明显减小,扩弓继续,磨牙区、上颌结节处、翼板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