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心理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SRTOOP效应实验报告系别:教师教育学院年级:级姓名:实验日期:5月10日同构组员:教师评定:摘要:本实验以31名学生为被试使用七种不同刺激字的反映时,进行比较检查唱字和念色这两个认知过程之间的差别,揭示了念字和唱色之间的干扰作用。实验表明对字义的认知过程和颜色的认知过程无差别,字义基本不受颜色所影响,但是当字义是一种颜色时会对唱色认知过程形成干扰。核心词:STROOP效应认知过程认知干扰一、导言stroop效应,又译作斯特普效应。是指字义对字体颜色的干扰效应。普通认为,念字和说出字体颜色是两个不同的认知过程。Stroop于1935年做了一种实验,他运用的刺激材料在颜色和意义上相矛盾,例如用蓝颜色写“红”这个字,规定被试说出字的颜色,而不是念字的读音,即回答“蓝”。成果发现,说字的颜色时会受到字义的干扰。读词总快于颜色命名,因此字词首先得到加工。当字词的颜色和颜色信息一致的时候,就会增进对字词的颜色命名,反之对字词的颜色命名则产生干扰。自动化理论受到高度认同的因素,在于它强调分辨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两个概念,自动加工不需要注意的参加,控制加工则需要故意的控制。在stroop任务中读词是自动加工,颜色命名是控制加工,因此读词能对颜色命名产生增进或干扰,反之则不会。Stroop效应的范式已经扩展到众多的实验研究中。典型Stroop范式即命名词(字)的颜色时,书写目的字(颜色词)的颜色与目的字的语义之间产生干扰作用。随着研究的不停进一步,典型Stroop范式已演变为多个各样的变式。本实验的预期成果为字的颜色会受到字义的干扰,字词的加工优于颜色的加工。二、办法2.1被试被试为应用心理学大三学生,一共31人,17女14男,年纪20~23周岁,无色盲色弱,视力矫正正常,无口吃。2.2仪器和材料装有实验系统的计算机2.3实验设计实验规定被试完毕七项任务,为了避免可能的次序效应和疲劳效益因此采用了拉丁方设计将被试分成了6组。因变量是字体颜色、字义。自变量是被试反映时。组号任务次序1123456722345671334567124567123456712345671234562.4实验程序选择计算机上的STROOP效应实验,按照规定点选组别,实验开始根据提示唱色或念字,从左往右再从右往左各一边,出现错误时需要从错误开始,做完之后需要立刻按按键进行下一组实验直到实验结束。三、成果表1单位(ms)字义干扰词-唱色字义无关词-唱色纯色-唱色字色矛盾色词-唱色字色干扰色词-唱色字色矛盾色词-念字黑色色词-念字平均数8669.714439.5165342.83910098.7426710.1946353.4526733.548本数据是将31个人的反映时做了平均看整体的差别。表21代表字义干扰词-唱色、2代表字义无关词-唱色、3代表纯色-唱色、4代表字色矛盾色词-唱色、5代表字色干扰色词-唱色、6代表字色矛盾色词-念字、7代表黑色色词-念字能够由表上看出用时最长的是字色矛盾色词-唱色另首先是字义干扰词-唱色,将全部任务类型的各组平均值进行有关检查,可得:纯色唱色与黑色色词念字的反映时之间没有明显差别:P=0.303字色矛盾色词状况下唱色与念字的反映时之间没有明显性差别:P=0.432在唱色任务中字义干扰长于纯色的反映时:P=0.043字义无关与纯色的反映时之间没有明显性差别:P=0.459字色矛盾的反映时长于纯色的反映时:P=-0.359字色干扰色词与纯色的反映时之间没有明显性差别:P=0.573在念字任务中黑色色词与字色矛盾色词的反映时之间没有明显性差别:P=0.763通过检查做任务的次序对成果之间没有明显性差别,男女之间的实验成果也没有明显性差别。四、讨论字色矛盾的反映时长长于纯色反映时长,可看出在字的颜色会受到字义的影响从而增加了被试分辨的时间。实验成果中纯色唱色与黑色色字念字之间的反映时没有明显性差别可看出被试对于认字的认知程与颜色的认知过程没有差别,与实验预期不相符。出现这样的成果我认为可能由于下列因素造成了实验成果的污染:首先参加实验全部为应用心理学大三学生,其中不少刚刚进行了心理咨询师培训课程,其中对于STROOP效应会有一定解说,被试有过一定的训练。另首先参加实验的环境很嘈杂,许多被试同时大声念字唱色会给周边同时做这个实验的同窗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