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村环境提高长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建设长效制度,是确保农村环境建设长治长久的核心,也是解决农村环境工作整治难、巩固更难的核心。因此,制度建设必须纳入环境建设之中,现根据我村的实际和环境建设与管理的现状,特制订有关制度以下:一、长效环境建设与长效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1、以着眼久远,重视长效为原则。2、充足体现民本思想,切实把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抓紧抓好的原则。3、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建设与管理相结合、专业队伍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原则。4、能有效改善村庄环境面貌和生态状况为原则。二、环境卫生保洁队伍制度1、道路及河道保洁制度。(1)成立道路保洁小组,重要负责本村辖区内进村路段,自然村间路段及村内村民居住区、公共活动区及场合的卫生清扫、垃圾收集、清运工作。(2)主动推行垃圾袋装化、堆放桶装化。(3)垃圾必须做到日产日清。重要、敏感地段重复清。(4)道路地面要做到无垃圾、无杂草、无堆积物。村重要道路两侧可视范畴内按道路保洁原则执行。(5)村庄河面保洁必须做到:河面无漂浮物。河中无障碍,河岸无垃圾、无堆积物。(6)对河道的日常管理,要消除污染源,制止乱倒垃圾的行为。(7)强化河道绿化管理,改善河道生态环境。(8)实施巡回动态保洁制度。2、村庄绿化:(1)实施绿地树木补植,确保树木成活率和保成率在90%以上;(2)做好绿地日常养护工作,确保树木正常生长;(3)完善绿地美容保洁方法。抓好绿地整形修剪,保持林带整洁、美观。(4)抓好绿地进行保洁,保持绿地“三无”,无杂草、农作物;无生产性、生活性垃圾。(5)按规定完毕绿化任务,并管护好责任内的花草树木,制止毁坏、攀折花草树木的行为。3、公共设施:(1)管理保护好公共设施,维护其正常工作。(2)如有损坏的基础设施应上报村委会,早日维修。(3)强化基础设施管理,制止损坏公共设施的行为。(4)教导村民安全使用公共基础设施、健身器材,做到安全至上。村民是村庄的环境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也是建设的主体。因此村庄的环境建设和维护就必须要有村民的共同参加,并自觉恪守长效管理制度,形成良好的文明生活习惯,养成“既爱惜小家,又保护大家”的意识,共同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村委会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