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5年锂离子化成原理及SEI膜的形成VIP免费

2025年锂离子化成原理及SEI膜的形成_第1页
1/7
2025年锂离子化成原理及SEI膜的形成_第2页
2/7
2025年锂离子化成原理及SEI膜的形成_第3页
3/7
锂离子化成原理及SEI膜的形成为什么要化成?电池制造后,通过一定的充放电方式将其内部正负极物质激活,改善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及自放电、储存等综合性能的过程称为化成。什么是化成?锂电芯的化成是电池的初使化,使电芯的活性物质激活,即是一种能量转换的过程。锂电芯的化成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过程,同时也是影响电池性能很重要的一道工序,由于在Li+第一次充电时,Li+第一次插入到石墨中,会在电池内发生电化学反映,在电池初次充电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在碳负极与电解液的相界面上、形成覆盖在碳电极表面的钝化薄层,人们称之为固体电解质相界面或称SEI膜(SOLIDELECTROLYTEINTERFACE)。SEI膜的形成首先消耗了电池中有限的锂离子,这就需要使用更多的含锂正极极料来赔偿初次充电过程中的锂消耗;另首先也增加了电极/电解液界面的电阻造成一定的电压滞后。化成原理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普通有锂的活性化合物构成,负极材料则是特殊分子构造的碳,常见的正极材料重要成分为SEI膜形成机制⑴在一定的负极电位下,电极/电解液相界面的锂离子与电解液中的溶剂分子等发生不可逆反映;⑵不可逆反映重要发生在电池初次充电过程中;⑶电极表面完全被SEI膜覆盖后,不可逆反映即停止;⑷一旦形成稳定的SEI膜,充放电过程可多次循环进行SEI膜构成成分正极确实也有层膜形成,只是现阶段认为其对电池的影响要远远不大于负极表面的SEI膜,因此本文着重讨论负极表面的SEI膜(下列所出现SEI膜未加阐明则均指在负极形成的)。负极材料石墨与电解液界面上通过界面反映能生成SEI膜,多个分析办法也证明SEI膜确实存在,厚度约为100~120nm,其构成重要有多个无机成分如Li2CO3、LiF、Li2O、LiOH等和多个有机成分如ROCO2Li、ROLi、(ROCO2Li)2等。烷基碳酸锂和Li2CO3均为3.5V前形成SEI膜的重要成分,烷基碳酸锂和烷氧基锂为3.5V后形成SEI膜的重要成分。化成气体产生与电压关系化成过程中其产气总量于电压3.0V处最大,而当化成电压不不大于3.5V后,则产生的气体就快速减少.化成电压不大于2.5V时,产生的气体重要为H2和CO2等;随着化成电压的升高,在3.0V~3.8V的范畴内,气体的构成重要是C2H4,超出3.8V后来,C2H4含量明显下降,此时产生的气体成分重要为C2H6和CH4.其中,3.0V~3.5V之间为SEI层的重要形成电压区间.而在这一电压区间,产生的气体组分重要为C2H4.因此能够认为,这时SEI层的形成机理重要是电解液溶剂中EC的还原分解.化成产愤怒体分类化成产愤怒体的因素及机理当电池电解液采用1mol/LLiPF6-EC~DMC~EMC(三者体积比1:1:1)化成电压不大于2.5V下,产生的气体重要为H2和CO2等;化成电压为2.5V时,电解液中的EC开始分解,电压3.0~3.5V的范畴内,由于EC的还原分解,产生的气体重要为C2H4;而当电压不不大于3.0V时,由于电解液中DMC和EMC的分解,除了产生C2H4气外,CH4,C2H6等烷烃类气体也开始出现;电压高于3.8V后,DMC和EMC的还原分解成为主反映.另外,当化成电压处3.0~3.5V之间,化成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量最大;电压不不大于3.5V后,由于电池负极表面的SEI层已基本形成,因此,电解液溶剂的还原分解反映受克制,产生的气体的数量也随之快速下降.电解液中重要的有机溶剂构造EC为碳酸乙烯酯;PC为碳酸丙烯酯;DEC为二乙基碳酸酯;DMC为二甲基碳酸酯;DME为二甲氧基乙烷;DOL为二氧戊烷;MEC为甲基乙基碳酸酯化成过程中的重要化学反映正极反映:LiCoO2=Li1-xCoO2+xLi++xe-负极反映:6C+xLi++xe-=LixC6电池总反映:LiCoO2+6C=Li1-xCoO2+LixC6电压低于2.5V时H2O+e→OH-+1/2H2(g)OH-+Li+→LiOH(s)LiOH+Li++e→LiO(s)+1/2H2(g)LiPF6→LiF+PF5PF5+H2O→2HF+PF3OLiCO3+2HF→LiF+H2CO3H2CO3→H2O+CO2(g)SEI层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反映:EC+e→EC˙(EC自由基)2EC˙+2Li+→CH2=CH2(g)+(CH2OCO2Li)2(s)EC+2e→CH2=CH2(g)+CO32-CO32-+2Li+→Li2CO3EC+2Li++2e→CH3OLi(s)+CO(g)DMC+e+Li+→CH3OCO2Li(s)+CH3˙DMC+e+Li+→CH3OLi(s)+CH3OCO2CH3OCO2+CH3˙→CH3OCO2CH3EMC+e+Li+→CH3OCO2Li(s)+C2H5˙CH3˙+1/2H2→CH4C2H5˙+1/2H2→C2H6CH3˙+CH3˙→C2H6C2H5˙+CH3˙→C3H8DMC+2Li++2e→CH3OLi(s)+CO(g)SEI膜形成中的重要化学现象在电池化成的过程中不仅仅是电能与化学能的转换,同时也随着着热能的转化;在化成中的化学反映产生的气体涉及H2,CO,CO2,C2H4,CH4,C2H6˙˙˙,因此在化成时电芯都有一种气囊,目的就是排出化成中产生的气体。SEI膜形成的质量、稳定性、界面的优化是决定电池寿命不可无视的重要因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5年锂离子化成原理及SEI膜的形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