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围护的钻孔咬合桩施工1工程概况上海市轨道交通6号线工程北起高桥镇港城路,南至世博园区主题公园,是市重大交通建设项目。在6号线21B标段长清路站~上南路区间段局部267延长米的基坑中,初次在上海软土地基中大范畴采用了钻孔咬合桩作为基坑围护体系。该区域的钻孔咬合桩围护既是基坑开挖时的围护挡土墙和止水帷幕,又紧贴区间构造的外板墙并与构造外墙共同受力。本工程咬合桩桩长25m,桩中心间距800mm,咬合厚度为200mm,A桩与B桩咬合交错布置,B桩内配钢筋笼采用水下C30混凝土,A桩为C30素混凝土(图1)。2工程地质及周边环境工程地质属上海市典型软土地基,工程影响范畴内从上至下重要包含素填土、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淤泥质粘土、砂质粉土、粉质粘土等。咬合桩施工范畴北侧平行于基坑方向为已竣工使用的日月新苑社区6~7层住宅楼,条形基础,基础底标高约3.7m,设抗沉降桩为250mm×250mm预制混凝土方桩,桩长18m。咬合桩围护外边线距离社区住宅楼为8.5~12m(图2)。3工程特点与难点(1)咬合桩垂直度控制难度较大。由于咬合桩在上海市软土地基尚无有关规范规定,借鉴外地咬合桩控制规定,拟定咬合桩垂直度控制为3/1000。首先施工时垂直度控制难度大,另首先当垂直度无法满足时必须采用对应的方法进行纠偏。(2)咬合桩超缓凝混凝土的配制。由于咬合桩施工成败重中之重为A桩的超缓凝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满足其初凝时间不不大于60h,因此必须通过多次的配合比实验以满足混凝土的初凝规定。(3)咬合桩不同状况下的接头解决难度大。工程采用多台钻孔咬合桩施工,需要针对不同的接头形式采用针对性的接头解决。(4)周边环境规定高。日月新苑社区距离基坑近,且基础相对比较单薄,而咬合桩在软土地基上变形普通会较大,施工中必须采用对应方法减小基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4咬合桩施工核心技术4.1单桩施工流程场地平整→测量放样→导墙施工→桩机就位→安放套管→压入套管、控制垂直度→套管钻进、抓斗取土→测量孔深→孔底检查→吊放钢筋笼→导管安装、浇捣混凝土→逐次拔管、测量混凝土标高→桩机移位在咬合桩施工时对三个核心过程进行重点控制,其分别是导墙定位、套管垂直度控制、混凝土浇捣。4.2导墙定位由于咬合桩紧贴构造,为抵消咬合桩在基坑开挖时的外侧土压力作用下的向内位移而造成的基坑构造净空减小及本身的垂直度偏差,咬合桩导墙放样时外放80mm,导墙单边宽为1250mm,厚300mm。施工相邻桩位时确保搭接长度为200mm(图3)。导墙模板采用自制整体木模,导墙预留定位孔模板直径为套管直径扩大3cm即为1030mm。模板采用钢管支撑,支撑间距不不不大于1m,严防跑模。混凝土浇注前对模板的垂直度和中线以及净距进行验收。导墙采用C20混凝土进行浇注,混凝土浇注时两边对称交替进行,严防走模。如发生走模,应立刻停止混凝土的浇注,重新加固模板,并纠到设计位置后,方可继续进行浇注。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间距为600mm左右,避免振捣不均,同时也要避免在一处过振而发生走模现象。4.3套管垂直度控制移动套管钻机至对的位置,使套管钻机抱管器中心对应定位在导墙孔位中心,采用经纬仪及线锤对钻管进行垂直度控制垂直度控制在3‰以内。找正桩管垂直度后,磨桩下压桩管,压入深度约为2.5~1.5m,下压套管始终保持套管底口超前于开挖面的深度≮2.5m。第一节套管全部压入土中(地面以上要留1.2~1.5m,方便于接管),第二节套管安装后对其检测垂直度,如不合格则进行纠偏调节。本工程取土方式采用抓斗取土,运用抓斗自重下落取土。在靠近孔底时,取土采用轻放轻抓,以免扰动底部土层,终孔时外管超前0.5~1.5m。成孔过程中要控制好桩的垂直度,必须对下列三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4.3.1套管的顺直度检查和校正钻孔咬合桩施工前应在平整地面上进行套管顺直度的检查和校正,首先检查和校正单节套管的顺直度,然后将按照桩长配备的套管全部连接起来进行整根套管(15~25m)的顺直度检查,偏差宜不大于10mm。检测办法:于地面上测放出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将套管置于两条直线之间,然后用线锤和直尺进行检测。4.3.2成孔过程中桩的垂直度监测和检查地面监测:在地面选择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采用经纬仪或线锤监测地面以上部分的套管的垂直度,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