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宝库》说课稿浦沿中学华敏佳教材分析:该章节属于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第五课《干旱的宝地》第1学时内容。目的是通过学习西亚波斯湾地区这个案例,学生能理解干旱地区的自然条件如何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从中体会人类是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来与干旱环境和谐共存。相较于旧教材,本课内容稍作加深,课标规定也有所提高,特别在学习读地图和图表方面。本课将紧紧围绕下列课标开展教学:课标1-2-8规定描述世界某些地区和国家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重要特点;课标1-4-2规定运用多个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教学目的:知识和技能:学会运用多个不同类型的地图和图表,掌握西亚的地理位置,“五海三洲”之地;学会从不同角度全方面描述西亚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理解西亚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以及西亚石油在全世界的重要地位;掌握西亚石油的重要输出路线和输出地理解石油的出口给西亚人民所带来的影响。过程与办法: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学会综合分析不同类型的地图和图表,整合图表信息,并用恰当的语句描述图表所暗含的信息。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和一分为二看问题的意识。教学重点:运用多个不同地图和图表,描述该地区的自然环境;西亚地区石油在全世界所处的重要地位;西亚石油的重要输出路线和输入地。教学难点:运用多个不同地图和图表,描述该地区的自然环境;西亚石油给该地带来的利与弊。教学过程:(一)、巧设提问,激趣导入考考大家:有谁懂得世界第一高楼是什么?世界上最昂贵汽车叫什么?世界最顶级酒店是哪家?世界最大的顶级购物中心叫什么?(图片边展示边解说)那你们懂得这些世界之最都在哪里呢?(引出今天学习的内容:西亚)(二)、引导启发,合作探究1.读《西亚位置图》和《西亚区域图》,掌握西亚的重要地理位置——“五海三洲”之地,东西方交通的要道。2.全班同窗一起复习回想:西亚地区重要的人种是白色人种,信仰宗教伊斯兰教,民族是阿拉伯民族。3.根据课本图3-62《波斯湾地区地形图》和所给《亚洲气候分布图》,请同窗们从下列几个方面概括描述西亚地区的自然环境:地形(高原为主,沙漠广布)、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降水稀少)和河流(西北部有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其它地区河流稀少短小)。那么按照这样的分析,我们如果去到西亚将会看到如何一副场景?(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储藏回答)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对西亚的人民生活有什么影响?(水资源的缺少,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长久以来,这里的人们生活比较贫困)然而如今走进西亚某些国家的都市,人们能够看到多个巧夺天工、令人匪夷所思的建筑物,绿树成荫的街道,美丽如画的校园,公路上更是豪车不停,简直让人难以相信这里是贫穷落后的干旱地区。(同时展示波斯湾沿岸的某些国家的都市的图片)那么,是什么变化了这一切?(这里蕴藏的非常丰富的石油资源)因此我们称之为“石油宝库”。下面我们分组进一步探究考察,考察的内容以下:(1)石油的用途及意义(2)西亚地区石油的重要分布状况(3)西亚石油输出线路及重要输入国家(4)石油的输出给西亚地区所带来的影响(全班同窗分成四个大组,八个小组,每个大组就一种方面展开具体分析,运用手中的课本、图册及课前收集的资料合作讨论,教师指导小组综合自己构组员的观点,形成探究的成果)(三)、成果展示,形成共识。大家通过探究,形成了小组的探究成果,下面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一下自己的探究成果。(第一探究小组:从石油是黑色的金子以及产油国、产油国出口的石油对世界工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第二探究小组:展示《西亚石油分布图》和《世界石油储量比例图》,描述西亚石油重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分析西亚石油的三大特点,介绍石油输出国组织。第三探究小组:展示波斯湾沿岸国家地图及石油运输路线图,并结合图叙述输出路线及重要输入国家。第四探究小组:从以石油换取财富,对西亚地区工业、科技、都市建设和农业发展的意义以及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两方面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