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机的工作原理二、工作原理(一)心电图心电图是从体表统计的心脏电位随时间而变化的曲线。它能够反映出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位变化。在心电图统计纸上,横轴代表时间。当原则走纸速度为25mm/s时,每1mm代表0.04s;纵轴代表波形幅度,当原则敏捷度为10mm/mV时,每1mm代表0.1mV。1、心电图的典型波形心电图典型波形如图1-1-1所示。下列所述的心电图各波形的参数值,是在心电图机处在原则统计条件下,即:走纸速度为25mm/s、敏捷度为10mm/mV时统计得出的值。P波:由心房的激动所产生。前二分之一重要由右心房所产生,后二分之一重要由左心房所产生。正常P波的宽度不超出0.11s,最高幅度不超出2.5mm。QRS波群:反映左、右心室的电激动过程,称QRS波群的宽度为QRS时限,代表全部心室肌激动过程所需要的时间。正常人最高不超出0.10s。T波:代表心室激动后复原时所产生的电位。在R波为主的心电图上,T波不应低于R波1/10。U波:位于T波之后,可能是反映心肌激动后电位与时间的变化。人们对它的认识仍在探讨之中。2、心电图的典型间期和典型段P-R间期:是从P波起点到QRS波群起点的相隔时间。它代表从心房激动开始到心室开始激动的时间。这一期间随着年纪的增加而有加长的趋势。QRS间期:从Q波开始至S波终了的时间间隔。它代表两侧心室肌(涉及心室间隔肌)的电激动过程。S-T段:从QRS波群的终点到T波起点的一段。正常人的S-T段是靠近基线的,与基线间的距离普通不超出0.05mm。P-R段:从P波后半部分起始端至QRS波群起点。同样,正常人的这一段也是靠近基线的。Q-T间期:从QRS波群开始到T波终止相隔的时间。它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的全过程。正常状况下,Q-T间期的时间不不不大于0.04s。3、正常人的心电图典型值P波:0.2mV;Q波:0.1mV;R波:0.5~1.5mV;S波:0.2mV;T波:0.1~0.5mV;P-R间期:0.1~20.2S;QRS间期:0.06~0.1s;S-T段:0.12~0.16s;P-R段:0.04~0.8s。(二)电极与导联1、电极电极是来摄取人体多个生物电现象的金属导体,也称作导引电极。它的阻抗,极化特性、稳定性等对测量的精确度影响很大。作心电图时选用的电极是表皮电极。表皮电极的种类诸多,有金属平板电极,吸附电极,圆盘电极,悬浮电极,软电极和干电极。按其材料又分为有铜合金镀银电极,镍银合金电极、锌银铜合金电极,不锈钢电极和银-氯化银电极等。(1)金属平板电极金属平板电极是测量心电图时惯用的一种肢体电极,它是一块镍银合金或铜质镀银制成的凹形金属板,这种电极即使比较简朴,但其抗腐蚀性能、抗干扰和抗噪声能力较差,在微电流通过时容易产生极化,并且电位不稳定和电位随时间漂移严重,信号失真也较大缺点。日前已较少使用。用于四肢的肢电极形状呈长方形,长度ab为4cm、宽度cd为3cm,它的一边有管形插口,用来插入导联线插头,如图1-1-2所示。惯用的肢体平板电极的形状如图1-1-3所示。平板部分长度为3.2cm,宽度为2.8cm,平板两边做成一边高、一边低的凹槽,其槽宽度正好为电极夹子的宽度,在高的一边的上端有一管形插口,用来插入导联线插头。它是由银粉和氯化银压制而成的。肢体电极的固定办法,普通采用的是橡皮扣带、尼龙丝扣带和电极夹子三种,如图1-1-4。(2)吸附电极吸附电极是用镀银金属或镍银合制而成,呈圆筒形,其背部有一种通气孔,与橡皮吸球相通,它是测量心电时作为胸部电极的一种惯用电极,如图1-1-5所示。该电极不用扣带而靠吸力将电极吸附在皮肤上,易于从胸廓上一种部位换到另一部位。使用时挤压橡皮球,排出球空气,将电极放在所需部位,然后放松橡皮球,由于球减压,使电极吸附在皮肤上。但这种电极,由于只有圆筒底部的面积与皮肤接触(即接触面积小),从而使得它的阻抗和对皮肤的压力很大(即刺激大),因此,不合用于输入阻抗低的放大器和不适宜作长时间监护之用。(3)圆盘电极圆盘电极多数采用银质材料,其背面有一根导线,如图1-1-6所示。有的电极为了减轻基线漂移及移位伪差在其凹面处镀上一层氯化银。值得注意的是,该电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必须重新镀上氯化银。(4)悬浮电极悬浮电极分为永久性和一次性使用的二种。其中永久性悬浮电极又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