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狭窄和输尿管闭锁的治疗李逊输尿管狭窄是指因多个因素导至输尿管管腔部分或全段较正常狭小,管腔的持续性即使没有中断,但已引发不同程度的上尿路梗阻和肾积水。除了先天因素外,炎症、损伤和手术疤痕是重要因素。输尿管闭锁是指输尿管管腔的持续性完全中断。手术误扎、手术损伤后疤痕增生或重复炎症瘢痕是重要因素。腰疼、腰胀及有泌尿系、腹腔、盆腔手术史,应提示该病可能,B超可发现不同程度的肾积水,排泄性尿路造影和逆行肾盂造影能够协助确诊。必要时作肾盂穿刺造影或同时逆行造影能够明确梗阻的部位、程度、梗阻段长短。治疗原则:恢复输尿管腔持续性及其功效,解除梗阻因素,挽救肾功效。解决办法:(1)输尿管镜硬性扩张(2)气囊扩张(3)经尿道输尿管冷刀切开术(4)经尿道输尿管内切镜电切术(5)经皮肾输尿管成型术及放置记忆金属网状支架(6)腔镜术后的随诊和解决(一)输尿管镜硬性扩张一、适应症:1、输尿管口无明显狭窄,入镜无困难;2、输尿管狭窄段不超出0.5CM,如多个炎症、结石所致的息肉水肿、开放手术后的轻度疤痕或环形狭窄等。二、手术办法:1、硬外麻醉。电视监视系统显示手术操作。2、输尿管镜截石位,消毒会阴部,铺无菌巾。3、以输尿管镜直接经尿道插入膀胱,找到输尿管开口,向输尿管口插入3~4F的导管,以一步进镜法入镜成功,找到狭窄部位。4、必须将导管或金属导丝先直视下插过狭窄段,轻推镜体感觉有一定阻力;有时可见狭窄段受镜尖推压而闭合。此时需拉直导丝,加大灌注压力,一边逐步增加推镜力量,运用镜尖将狭窄环或狭窄段扩开,镜体通过后有一“忽然”开阔的感觉。5、观察狭窄段以上输尿管扩张状况,可继续入镜,运用镜体逐步增粗的特点,加强扩张效果,直至镜尖完全进入肾盂内。6、注意退镜再观察一遍所通过腔道与否有明显损伤,以及扩张效果如何,再次入镜顺利,证明扩张成功,留置一条至二条双猪尾管。7、如果加大推镜力量而输尿管没有一点启动的迹象,阐明狭窄段较紧,阻力很大,应放弃这种方式,保存金属导丝或换上斑马导丝,准备用其它方法扩张。(二)气囊扩张一、适应症:1、输尿管开口狭窄,一步进镜法失败或入镜困难。2、小儿先天性输尿管口狭窄。3、输尿管狭窄段较长(0.5~1CM),输尿管镜硬性扩张入镜困难。二、手术办法:1、同上的体位及消毒方式,经尿道插入膀胱镜进入膀胱。2、向输尿管插入斑马导丝:从膀胱镜腔内沿导丝推入5F的气囊导管,直视下使气囊段3/4进入输尿管口,在输尿管口外留约1/4?1/5的气囊,加压注射器注入液体使扩张气囊膨胀,按规定可扩张达12个大气压,镜下观察输尿管口扩张状况,注意有无移位或气囊破裂,如有移位,应重新回抽液体调节之。3、保持气囊压力并留置约3分钟,使开口充足扩张,回抽液体排空气囊,退出镜及气囊。4、输尿管各段的狭窄,需在术中X光监视下进行扩张。先逆行造影理解输尿管狭窄段,再逆行插入导丝通过狭窄处,膀胱镜下沿导丝逆行送入气囊扩张导管,普通气囊导管的有效扩张段(在气囊的两端)有二个不透X光的标记,X光透视下能够理解二个标记点刚好跨在狭窄段处,用加压注射器,注入稀释的造影剂,使气囊膨胀,在X光透视下可见狭窄段之气囊逐步膨胀,出现中间狭窄环状“蜂腰征”,当继续加压,注入液体使气囊完全达成压力时(12~14大气压),“蜂腰征”消失是扩张成功的标志,保持气囊压力2~3分钟,抽出气囊内液体,退出气囊导管,可再次逆行造影理解扩张后的输尿管的畅通状况,也能够用输尿管肾镜入镜观察和检查输尿管至肾盂全段,能够见到狭窄段被扩张而部分粘膜肌层被“扩裂”,暴露出发亮的“纤维层”。5、当观察清晰认为扩张满意后,可沿金属导丝置入双猪尾管,常规引流4~8周。(三)经尿道输尿管冷刀狭窄段切开术一、适应症:1、输尿管较严重的手术疤痕,狭窄段较长>1.5cm,狭窄段管腔甚细;2、经多次气囊扩张或置管引流后仍未能解除梗阻的狭窄;3、已作过第一次输尿管硬性扩张后放置双猪尾管,按计划作第二次解决。二、手术办法:1、麻醉及体位同前;2、按一步进镜法向输尿管腔插入金属导丝,如果是已作过一期扩张置管者,先拉出双J管的一头端,在中央插入金属导丝,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