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隧道工程喷射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1.合用范畴合用于怀邵衡铁路HSHZQ-4标第一分部隧道喷射混凝土施工。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熟悉施工图纸的规定,明确各里程段落的喷射混凝土的厚度和强度,具体理解规范和技术原则。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2.2外业技术准备2.2.1配备喷射混凝土配合比,并进行试喷,检查喷射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及其与岩面的粘结力。2.2.2对喷射混凝土设备进行配套选型,并调试运转。3.技术规定3.1喷混凝土必须满足设计的早期强度、长久强度、厚度、及其与围岩面粘结力规定,湿喷混凝土3h强度应达成1.5Mpa,24h强度应达成10.0Mpa。3.2喷混凝土施工前,应对受喷岩面进行解决,普通岩面可用高压水冲洗,当岩面遇水容易潮解、泥化时,宜采用高压风吹净岩面,若为泥、砂质岩面时可挂设细铁丝网使其紧贴岩面,以提高喷射混凝土的附着力。3.3受喷面的小股水或裂隙渗漏水宜采用岩面注浆或导管引出后再喷混凝土;大面积潮湿的岩面宜采用粘结性强的混凝土;大股涌水宜采用注浆堵水后再喷混凝土。3.4喷射混凝土作业应持续进行。喷射作业应分层、分段、分片喷射次序应自下而上,分段长度不适宜不不大于6m。分层喷射时,一次喷射混凝土厚度不不大于40㎜,后一层喷射应在前一层终凝后进行。复喷混凝土的厚度:拱部为50~100㎜,边墙为70~150㎜。3.5喷射混凝土终凝后3h内不得进行爆破作业。4.施工程序4.1隧道内重要的喷射混凝土形式为喷混凝土、喷纤维混凝土、喷耐腐蚀混凝土等。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具体工序详见“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流程图”。5.施工规定5.1施工准备5.1.1检查机具设备和风、水、电等管线路,并试运转,确保作业区内有良好的通风及照明;5.1.2去除松动岩块和墙脚岩渣、堆积物,并向料斗加水冲洗受喷面(当岩面受水容易潮解、泥化时,只能用高压风清扫);必须从顶部工作面往下清洁;5.1.3检查开挖断面净空尺寸;5.1.4进行超欠挖解决;5.1.5设立控制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标志;5.1.6岩面如有渗漏水必须予妥善解决。5.2施工工艺5.2.1前期准备喷混凝土前解决危石,检查开挖断面净空尺寸,如有欠挖及时解决后再喷;在不良地质地段,设专人随时观察围岩变化状况,当受喷面有涌水、淋水、集中出水点时,先进行引排水解决。施工机具布置在无危石的安全地带。喷射前设立控制喷混凝土厚度的标志。检查水电、风管路。检查施工机械设备运行状况。5.2.2湿喷面解决喷射前用高压水冲洗受喷面,当受喷面遇水易泥化时,用高压风吹净岩面。5.2.3埋设厚度控制桩在围岩基面设立喷射混凝土厚度控制桩,每延米沿开挖轮廓线布设控制桩不少于5个,在拱脚、拱腰、拱顶布设。5.2.4拌制和运输喷射混凝土的拌合料应随用随拌。采用自动计量搅拌站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配料,采用强制式搅拌机分次投料,搅拌时间不少于2min,拌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必须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不漏浆、不失水、不分层、不离析。运输及寄存时间,当不掺加速凝剂时不得超出2h,掺加速凝剂时不适宜超出20min。如喷射前混凝土发生离析或坍落度过低,应进行二次拌制,二次拌制过程中可添加适量减水剂,严禁加水。5.2.5喷射作业⑴喷混凝土施工前,应对受喷岩面进行解决。普通岩面可用高压水冲洗受喷面上的浮尘、岩屑。受喷面小股水或裂隙渗漏水宜采用岩面注浆或导管引排;大股涌水宜采用注浆堵水,上述问题解决后,再喷射混凝土。⑵喷射作业分段、分片、分层,由下而上次序进行,有较大凹洼处,先喷射填平,速凝剂掺量精确,添加均匀。⑶分层喷射时,一次喷混凝土的厚度不不大于40mm,后一层喷射应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若终凝1h后再喷射,应先用风水清洗喷射表面。⑷初喷混凝土在开挖后及时进行,复喷应根据开挖工作面的地质状况分层、分时段进行喷射作业,以确保喷混凝土的支护能力和喷层的设计厚度;喷混凝土终凝后3h内不得进行爆破作业,复喷混凝土的一次喷射厚度:拱部为50~100mm,边墙为70~150cm。⑸根据具体状况,变换喷嘴的喷射角度和与受喷面的距离,将钢架、钢筋网背后喷填密实,必要时钢架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