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实验报告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实验组号实验日期指导教师成绩实验名称液液转盘萃取实验一、实验目的1.理解转盘萃取塔的基本构造、操作办法及萃取的工艺流程。2.观察转盘转速变化时,萃取塔内轻、重两相流动状况,理解萃取操作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萃取操作条件对萃取过程的影响。3.掌握每米萃取高度的传质单元数、传质单元高度和萃取率的实验测法。二、实验原理萃取是分离和提纯物质的重要单元操作之一,是运用混合物中各个组分在外加溶剂中的溶解度的差别而实现组分分离的单元操作。使用转盘塔进行液-液萃取操作时,两种液体在塔内作逆流流动,其中一相液体作为分散相,以液滴形式通过另一种持续相液体,两种液相的浓度则在设备内作微分式的持续变化,并依靠密度差在塔的两端实现两液相间的分离。当轻相作为分散相时,相界面出现在塔的上端;反之,当重相作为分散相时,则相界面出现在塔的下端。1.传质单元法的计算计算微分逆流萃取塔的塔高时,重要是采用传质单元法。即以传质单元数和传质单元高度来表征,传质单元数表达过程分离程度的难易,传质单元高度表达设备传质性能的好坏。(10-1)式中,-萃取塔的有效接触高度,m;-以萃余相为基准的总传质单元高度,m;-以萃余相为基准的总传质单元数,无因次。按定义,计算式为(10-2)式中,-原料液的构成,kgA/kgS;-萃余相的构成,kgA/kgS;-塔内某截面处萃余相的构成,kgA/kgS;-塔内某截面处与萃取相平衡时的萃余相构成,kgA/kgS。当萃余相浓度较低时,平衡曲线可近似为过原点的直线,操作线也简化为直线解决,如图6-1所示。则积分式(6-2)得(10-3)其中,为传质过程的平均推动力,在操作线、平衡线作直线近似的条件下为(10-4)式中,-分派系数,例如对于本实验的煤油苯甲酸相-水相,=2.26;-萃取相的构成,kgA/kgS。对于、和,分别在实验中通过取样滴定分析而得,也可通过以下的物料衡算而得(10-5)式中,-原料液流量,kg/h;-萃取剂流量,kg/h;-萃取相流量,kg/h;-萃余相流量,kg/h。对稀溶液的萃取过程,由于,因此有(10-6)本实验中,取/=1/1(质量流量比),则式(6-6)简化为(10-7)2.萃取率的计算萃取率为被萃取剂萃取的组分A的量与原料液中组分A的量之比(10-8)对稀溶液的萃取过程,由于,因此有(10-9)3.构成浓度的测定对于煤油苯甲酸相-水相体系,采用酸碱中和滴定的办法测定进料液构成、萃余液构成和萃取液构成,即苯甲酸的质量分率,具体环节以下:(1)用移液管量取待测样品25ml,加1-2滴溴百里酚兰批示剂;(2)用KOH-CH3OH溶液滴定至终点,则所测浓度为(10-10)式中,-KOH-CH3OH溶液的当量浓度,N/ml;-滴定用去的KOH-CH3OH溶液体积量,ml。另外,苯甲酸的分子量为122g/mol,煤油密度为0.8g/ml,样品量为25ml。(3)萃取相构成也可按式(6-7)计算得到。三、实验装置本装置操作时应先在塔内灌满持续相——水,然后启动分散相——煤油(含有饱和苯甲酸),待分散相在塔顶凝聚一定厚度的液层后,通过持续相的∏管闸阀调节两相的界面于一定高度,对于本装置采用的实验物料体系,凝聚是在塔的上端中进行(塔的下端也设有凝聚段)。本装置外加能量的输入,可通过直流调速器来调节中心轴的转速。四、实验环节1.将煤油配制成含苯甲酸的混合物(配制成饱和或近饱和),然后把它灌入轻相槽内。注意:勿直接在槽内配备饱和溶液,避免固体颗粒堵塞煤油输送泵的入口。2.接通水管,将水灌入重相槽内,用磁力泵将它送入萃取塔内。注意:磁力泵切不可空载运行。3.通过调节转速来控制外加能量的大小,在操作时转速逐步加大,中间会跨越一种临界转速(共振点),普通实验转速可取500转。4.水在萃取塔内搅拌流动,并持续运行5min后,启动分散相——煤油管路,调节两相的体积流量普通在20~40L/h范畴内,根据实验规定将两相的质量流量比调为1:1。注:在进行数据计算时,对煤油转子流量计测得的数据要校正,即煤油的实际流量应为,其中为煤油流量计上的显示值。5.待分散相在塔顶凝聚一定厚度的液层后,再通过持续相出口管路中Π形管上的阀门开度来调节两相界面高度,操作中应...